□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贾能文 蔡瑾瑜
两岸青山掩映,一泓碧水荡漾。3月初,沐浴着美丽的春光,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丹江小三峡特大桥施工正忙。望着眼前两座正在稳步“长高”的主塔,施工方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陈成的心里就像墩身一样踏实,同时又满怀期待:这是国内跨径最大的跨峡谷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同时也是河南省第一大跨径斜拉桥。待项目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形成“两环八纵四横”路网格局、提高路网整体效益,加快中原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之间产业整合和经济一体化,提升发展竞争区位优势。
一张娃娃脸,戴着一副眼镜,讲话有条不紊、语调温和……温文尔雅的少帅陈成,却是一名在工地一线摸爬滚打十几载、能打硬仗、勇于开拓的项目主心骨。
坚守初心砥砺行
“干施工这一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守。”面对极目新闻记者的采访,陈成坚定地说:“坚守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追求,在坚守中成长,在坚守中实现自我价值。”
入职之初,条件是艰苦的。例如在云南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顶管工程项目担任质检部长的时候,“从公司去项目,要转两次绿皮火车、三次汽车,满满当当要两天两夜。公司批你5天年假,你只能在家里待一天,其余时间全在路上。”当思绪回到曾经,陈成的脸上不由露出云淡风轻的笑意:“那时候刚二十出头,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干劲,并不觉得苦和累。”
从参与公司的汾柳高速公路项目、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顶管工程项目、湖南岳阳项目、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西宝客专项目、咸通项目、武深项目、银百高速公路项目……到目前的渑淅高速项目,陈成经历了近10个项目的历练,从试验员、测量员、质检部长、工程部长到副总工、副经理,再到主持项目的项目经理,他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这就是坚守的力量。”陈成坦言,尽管现在条件相比当初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工地依然是辛苦的,也是枯燥的。只有积极地去面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挑战新的岗位,让环境“逼”着自己成长,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充实。随着能力和职务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与项目的共同成长……这些成就与收获,又为坚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
当前,渑淅高速项目新员工、青年员工多,陈成也常常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与青年员工谈心,鼓励他们抓住在一线的机会,多锻炼、多学习,确立目标,做好规划,与项目共同成长。
陈成首次全面主持的项目是宁夏银百高速公路项目,他带领团队高质量履约,不仅赢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认可,也获得了交通部年度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平安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杯”优质工程奖等荣誉。
肩扛责任铸精品
中交二航局渑淅高速项目建设紧邻丹江口库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是二航人的庄严承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陈成带领团队始终牢记“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使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成一条好路,守住一片青山,保护一库清水”为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环保措施,把生态环保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以项目控制性工程丹江小三峡特大桥为例,桥梁主塔紧邻库区,“除了环保要求极高外,还面临着山岭陡坡、硬岩地质条件等困难。”陈成介绍,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冲击钻,但冲击钻在钻进、携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势必会对水源造成污染。项目建设团队经过多方努力,研发并应用了全球首台2.5米大直径气动潜孔锤,国内外首次实现生态库区超厚硬岩桥梁大直径长桩成孔一次性成孔,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水源不受泥浆污染,最大限度保护了丹江口水库水质。
极目新闻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巍然挺立的桥梁主塔,被蓝色“金钟罩”紧紧包裹。陈成介绍,这是项目部采用最新研发的第三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它能够将钢筋绑扎、模板拆合与混凝土布料、振捣、养护集为一体,同时实现全封闭施工,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有力保护了丹江口水库的生态环境。
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如雨后春笋。在渑淅高速项目,钢筋网片柔性制造生产线、悬臂式掘进机、拉勾筋自动安装机器人、滚焊机焊接机器人……智慧元素随处可见,集智创新的举措,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项目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获批省级工法14项;发表科技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获得省部级QC奖项4项;省部级微创新奖1项,《生态库区超厚硬岩条件桥梁大直径桩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马湾大桥墩台获评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样板工程……
凝心聚力带团队
“项目建设靠的是团队的力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团队,是干好项目的关键。”陈成认为,项目管理靠负责人带头,更靠发挥每位团队成员的能力,达到1+1>2的效应。“我很幸运,也很自豪的是,我们的管理团队,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陈成介绍,项目团队整体偏年轻,干劲足、冲劲足,党支部书记贾能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考虑问题细致、处事沉稳,就起到了很好的“压舱石”的作用;项目总工刘宁波,爱钻研,有创新精神,负责项目整体技术质量创新工作,正好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项目经理,陈成总是能发现每位团队成员的闪光点,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让大家在工作中专心致志,如鱼得水。
“除了专业技术能力,陈成经理让大家最佩服的是他的大将风度。”项目工程部长凌健介绍,项目施工战线长,点多面广,很多施工内容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有时候事情一多我会感到手足无措,或者面临重大风险点会紧张得睡不着觉,但陈成经理在现场一梳理,很快就确定了轻重缓急,理出了头绪,让施工变得紧张有序;对施工风险点,他也会一一研判,并作出相应预案,让大家心里有数,紧临阵不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陈成在日常管理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示范带头作用:以2023年为例,他带头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环保专项检查26次,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苗头,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带头落实环水保周、月专检和日常巡检制度,常态化开展边坡整治活动,修复生态屏障,争做环保排头兵;带头狠抓业务流程“信息化”,利用BIM系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了施工质量动态实时监测,做到了工序质量全过程、全周期、全方面可追溯的管理……
青山为证,碧水苍苍。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穿行在绿水青山之间,它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