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张裕 通讯员 孙永霞 詹杏芳 王妍 实习生 王馨婷
“老师下场比赛,教育教学才能出真招!”3月7日,2024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举行,首个赛项智慧物流赛项随后开赛。与往年不同的是,“师生同赛”首次全面落地,大赛全部37个赛项首次实现师生同赛:学生打完比赛后,指导老师再打个人全能赛,这对个人职业素养要求极高。
有老师得比上10小时
3月11日,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赛。来自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参赛教师龙俊介绍,这一赛项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今年首次被纳入湖北省赛,与以往机器人赛项不同的是,此次考察的专业涉及面更广,赛项引入汽车轮毂加工、生产流程,全面考察参赛师生数控编程加工、机器识别、RFID以及MES技术等,对师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两人一组参赛,比赛时长为5小时,教师单人参赛,比赛时长高达10小时。为此,备赛期间,他除了专业训练和指导学生外,每天还要锻炼半小时。他说:“比赛时间长强度大,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完赛都难。”
“之前我们只需要指导学生参赛,指导教师团队中每个人会各有分工,这样老师可能对比赛内容和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现在教师要参加全能赛,就得了解所有比赛内容,熟练掌握全部技术,老师们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这对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有帮助。”龙俊说。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徐晴此次指导学生参加智慧物流赛项,她说,今年智慧物流赛项的考核内容有较大变化,如学生赛实操环节更多采用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人工辅助,响应了物流业智能化发展的大方向,还新增了物流生产仿真环节,通过仿真真实还原企业实际生产场景,让学生在比赛的同时,也能直观深入地体验和掌握物流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师赛方面,则对老师提出了“进一步拓宽对物流各环节的认知,不断学习新模块新知识,使理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跟上现代化物流企业的发展脚步”的高要求。
省赛有望覆盖全专业
今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还首次试行国赛选拔赛,确保每个赛项参赛队都在竞争选拔中产生,最大力度推动机会公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拓展技能大赛的覆盖面,覆盖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生。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目前是湖北省内各项省级一类赛事中规模大、覆盖广、影响强的综合性高水平技能大赛。2008年,湖北首次举办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013年,首次举办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除去疫情停办的两年,今年是大赛举办的第十个年头。
“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质量上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当天,湖北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张幸平介绍,十年来,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最初的集中两天比赛,到今年的持续一个月;从最初的4个赛区到今年9个赛区;从最初的7个专业大类到今年18个专业大类;从最初的25个赛项学生赛道1790名学生选手参加比赛,到今年37个赛项学生、教师双赛道7019名选手参加比赛;从最初的国赛成绩5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高职组全国排名第14,中职组排名第16,到去年国赛成绩24个一等奖,57个二等奖,84个三等奖,高职组排名全国第8,中职组排名第10。15个市州通过举办市级大赛遴选省赛选手,切实推动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省有大赛”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据统计,近1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投入间接撬动了市州过亿元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尤值一提的是,大赛为技能拔尖人才成长搭建畅通渠道。从2017年起,中职学生获得省赛一等奖以上的,参加技能高考实操部分可以直接认定为满分;从2024年起,高职学生获得省赛一等奖以上的,参加专升本考试直接免试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