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1日

千年古渡口今犹在 “三代帝王师”美名扬

襄阳东津老街续写新区精彩蝶变

扫码看视频

单家老屋

老街的砖墙记录着历史变迁

单懋谦历史资料 (单延敏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白菲斐 朱斌 王秋水

2月27日,在“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襄阳专场会议上,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在会上重点提到了一个地名——东津新区。

史书记载,楚国有两津:从河南出来,北部也就是现在的襄阳城称为北津,而东为东津渡口。楚后,北津之名被襄阳取而代之,而东津之名自楚至今。极目新闻记者带您探访这座新城老街。

踏着青石板,穿过曲折的街巷,记者来到襄阳东津新区的东津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东津老街),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的出生地——单家老屋历经百年风雨洗礼,依然风姿绰约地屹立在老街上。

见到极目新闻记者前来采访,正在门口晒太阳的单长荣热情地打开大门,笑盈盈地邀请记者进门。自2020年2月,东津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以来,无数市民纷至沓来,在这条老街找寻历史的印迹,也期盼历史的复兴。

1

历史 昔日老街因渡口而繁华无比

东津老街位于东津新区东津镇中心地带,街区呈十字形分布,故也称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整个街区占地面积约5公顷,分南街、北街、东街、西街。北街长130米,宽5至8米;南街长150米,宽约6米;东街长135米,宽约5米;西街长230米,宽5至6米。

走进狭长而古朴的街道,古老的木屋,红红的灯笼,就像是岁月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古朴而安宁的画面。沿着西街一路向前就是东津渡口,缓缓流淌的汉江水轻柔地冲刷泥土,过去的码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极目远眺,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城正在崛起。

东津与襄城、樊城因汉江而隔开,旧时,东津居民要到襄城、樊城,大多经过东津渡口。晋代襄阳史学家习凿齿所著的《襄阳耆旧记》一书中记载道:“襄阳城,本楚之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为楚国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郑、晋、卫之道……”

从习凿齿之记载可以看出,襄阳城为楚之北津,而东为楚之东津渡口。楚后,北津之名被襄阳取而代之,而东津之名自楚至今未变,可见东津在楚时已为重要渡口,历史悠久。

通往东津渡口的路,渐渐形成了一条街,就是现在的东津老街,也是当时货运的主要出入口岸。现今,老街中心仍为条石铺面的古老道路,条石上车轮碾压的车辙沟槽仍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当年贸易的繁荣和街市的繁华。

2 传说

“三代帝王师”为文曲星下凡

来到东津老街,不得不提的就是单家老屋,这里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单懋谦的故里,老屋的门口至今摆放着皇封单氏家族的“一品诰命夫人”碑。

单懋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进士,授编修后开始入仕,历经礼、工、户、吏、刑等五部。清同治年间,单懋谦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官位正一品,总摄全国事务,相当于宰相。

如今,单家老屋依然保存完好。步入正厅,一副画像悬挂于正墙,两侧有一副对联:“人能辅世无如德,学可传家止有径”。据单懋谦的第六代孙单延敏介绍,这副对联为单懋谦所作,可见他把积德行善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老屋外的庭院收拾得很清爽,蜡梅散发着阵阵清香。“老屋是一块宝地。”在这里守了一辈子的单长荣说,不少人经常过来参观。据《东津文库》一书所介绍,清朝用人讲究资历,特别是汉人当宰相的,更重勋望,单懋谦先后经历朝廷六部中的五部,实为少见,而关于单懋谦是文曲星下凡的故事,更是在东津流传。

话说公元1800年左右,有一位神仙游至襄阳真武山一带,沿途所见让他忧心如焚。农民起义如火如荼,人民流离失所。神仙掐指一算,大清朝国运还不至于终结,得有杰出人物来辅佐治理才行。他便暗中查访品行忠厚之家,让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来襄助清王朝。神仙多方打听,看中了东津的单家。这家主人单秉鉴因行孝和待人宽厚而美名远扬。神仙便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玉皇大帝恩准了此事。1802年的一个夜晚,单秉鉴的儿媳即将临产。单秉鉴在屋外焦急等待,他抬头遥望天空,北斗七星分外明亮,奇怪的是,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天权星(又称文曲星)跳跃不定,扑闪得异常厉害。突然,一道星光从眼前划然而过,直奔儿媳房间而去,随后传来了婴儿的哇哇哭声。原来,天上的文曲星受玉皇大帝之命下凡来了。单秉鉴觉得这是吉兆,希望孙子是一个谦谦的君子,于是为其取名单懋谦。

单懋谦自幼随祖父读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为官,被誉为“三代帝王师”,曾主考三次,发现提报尚书郑敦谨、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名宦,还曾在鹿门书院讲课,一生品行端正,才学出众,真不愧应了“文曲星下凡”的传说。

3

展望

千年古埠将迎来新生机

2018年11月,《湖北省襄阳市东津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襄阳市政府批复,对街区保护提出了以商业、居住、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渡口文化、传统商业、东津民俗特色的商业居住文化综合街区的功能定位。东津老街的保护与改造,伴随着东津新区的跨越发展,成为更多人的关注与期盼。

60岁的单延敏去年底退休,近几年来,他一直在搜集整理先人单懋谦的生平事迹和历史故事。“我和故宫博物院联系,将当年的历史资料逐一整理,期待能在单家老屋旁设立一个展厅。”单延敏表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单懋谦在老街出生、成长,无疑增添了这里的文化厚度,他期待老街能在新时代重焕生机,“让历史印记可看、可感、可触摸。”

“这几年,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津老街的抢救性保护。”东津老街所在的东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樊士权介绍说,老街上安装的“襄阳市历史建筑”的门牌、带“福”字的古式灯笼,古色古香的“东津古街”标识以及对古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汇编,都为老街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社区定期组织志愿者对老街进行巡查,排除安全隐患。

“我们镇还组建了春笋艺术团,对花鼓戏、十样锦等非遗民俗文化进行传承。”东津镇党委组织委员梁蓉表示,随着东津新区建设的提质提速,东津古镇也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形成“日赏襄阳景、晚赏古镇情、夜宿古渡边”的文旅氛围,成为襄阳文旅的靓丽名片。

--> 2024-03-11 千年古渡口今犹在 “三代帝王师”美名扬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65965.html 1 襄阳东津老街续写新区精彩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