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宽阔
偶然翻出一本诗集,里面有我发表的一首小诗,它的“降生”,缘于我与父亲的一次约定。
父亲爱书如命,书读多了,也就成了村里头少有的文化人。我小的时候,村里头农闲时聚会闲话,父亲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听者如众星拱月。邻里间闹矛盾,都会找父亲说事评理。父亲读过私塾,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因此家家户户的过年对联无一不是出他手。而且,父亲写对联是拿手好戏,挥笔而就,从无重复。
父亲爱看书买书藏书,我们兄弟几个和姐姐都成了他忠实的拥趸。记忆中的四方桌,开饭落座,几兄弟加父亲,几本书一并排开,各占一方,没占到座的把书搁到膝盖上,只听得一片“哗哗”地翻书声,是为奇观。
我小学还没读完,就看完了四大名著,知晓了全唐演义英雄排名,翻烂了金庸、梁羽生、古龙著的全套武侠小说。直到现在,我还背诵得出《红楼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读书时,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文经常被当范文念。上高中时,我在全市举行的作文调研竞赛中夺得了一等奖,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元现金!我又在人生中第一次奢侈地拿它买了一双当时最为时尚的回力运动鞋。
父亲有一次对我说,你喜欢文字,有时间练练笔头,光看人家写的没意思。父亲一夸奖一鼓励一激将,我突然生出一个想法,哪晓得父亲先说了出来:不如我俩比一比,看哪个先有铅印的文字发表。
可以!我还夸口说,在三十岁之前一定要出版一本书。父亲说,有长远目标那想法好啊,但这个“约定”只能两年之内有效!
正好那年市里开发本地的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区里重建了一座古寺,市日报上刊登一个为古寺征集楹联征文活动海报,父亲投稿中了三等奖,除了证书外,还奖了三十元的现金。父亲乐呵呵地给我写信告知情况,夹带着从日报上剪下来发表的铅字,油墨香犹在。我当然替他高兴,想到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赶紧写稿遍地投。后来中了一首小诗,征文活动方回函说荣获了优秀奖,具备决赛资格,需要寄去样书钱才能发表。屈服于约定任务,我像割肉似的把钱就寄了。当我把我用“重金”买来的刊有那首小诗的两本样书,递到父亲面前时,父亲开心极了。
如今快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岁前出版一本书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文字见诸报刊也只是偶尔。
亲爱的父亲早已化成了尘土。但父亲带给我爱书读书的习惯,如同一束光,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心无旁骛,乐天知命,奋力前行,享受着它带来的无穷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