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6日

十个“新”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向

据新华社电 新质生产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引人关注。记者从报告中选取十个“新”,采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解读这些“新”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新质生产力。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解读:“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宋德雄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顺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二、新兴产业。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说,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代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比如,量子技术和生命科学就有望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

三、新型能源体系。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解读:“新型能源体系最主要特征是安全高效、绿色低碳。”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委员说,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解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委员说,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创造更多的适用场景。

瞄准扩内需稳外贸有效着力点

五、新型基础设施。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报告提出的重点支持的领域。

解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我国应大力推进“数网融合”,构建以数联网为代表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推进“算网融合”,实现通算、智算、超算等各类算力资源的统筹运用;推进“智网融合”,体系化布局5G-A和6G网络研发,畅通万物智联“大动脉”。

六、新型消费。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

解读: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军平代表认为,与传统消费相比,新型消费更加注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体验化等特点。比如,在文旅消费领域,旅游直播、虚拟景区、沉浸式场馆等数字文旅产品不断涌现。

七、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报告提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解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过去发展外贸,不少企业往往依靠价低取胜。走出低价竞争模式,一要依靠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有品牌意识,三要创新营销模式。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八、新型城镇化。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解读: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代表认为,随着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要实施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着力优化城市产业生态,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优质更充裕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让城市真正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

九、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报告提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解读: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说,要努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报告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房地产行业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解读: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代表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新农人”行列,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 2024-03-06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65323.html 1 十个“新”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