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 通讯员 吴天中
“他非常敬业,经常鼓励我们后辈要多学习,多进步。”“他教学诙谐有趣,常把知识点融入案例,很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近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马仁海时,同事和学生这样评价他。
马仁海是湖北特教行业最早从业的教师,从1990年到襄阳职院任教以来,他一路奔忙,将特教专业建成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唯一的高水平专业群。
他教过的学生不少已成业务骨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求学时修炼的基本功,让他们毕业后受益至今。
从零开始
将特教专业申报建成高水平专业群
马仁海最近正忙着迎接“期末”大考。今年5月15日前,他主导的双高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将迎来终期验收。
“我老家的侄子是聋哑人,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我很痛心。”1990年,马仁海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智力障碍教育专业毕业。当时湖北襄樊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现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刚刚兴办,处于开创期,正需要人才。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工作。
当年7月12日,马仁海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报到。当时学校西门的坡特别陡,他只好推车往上走。这一幕,恰好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此后,马仁海一直在特教领域里“爬坡”,专业建设颇有成效,所获荣誉不胜枚举。
马仁海刚到学校时,面临无师资、无教材、无课标、无实训室的艰难现状。为了上好《特殊教育概论》这门课,他不辞辛苦,多次回母校取经,并自费1000多元购买油印本,手写教案给学生上课。
1991年,他四处奔波,申请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1994周期合作项目的扶持,为学院争取到了一辆面包车、一台录音机和一台复印机。
此后,马仁海继续想办法筹资金、建课标,并开始筹建听力语言实训室。
作为特殊教育专业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抢抓国家特殊教育发展机遇,奔赴豫、湘、赣等六省全面调研,主持申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
2012年,在项目申报论证关键期,他和团队成员关在宾馆两天两夜,使项目得以顺利申报。2013年,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财政部联合立项,建成了中西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创了湖北省内高校同类专业建设的先例。
2009年,马仁海团队主持的课程《残疾儿童行为矫正》,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2019年,该课程成为教育部思政示范课程。
2018年12月,他带领团队申报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项目,还建成了教育部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开发网络课程20余门。疫情防控期间,该资源库为大量特教师生提供了专业教学平台。
2019年,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建成省级“骨干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并顺利被教育部、财政部立项,总投资1.05亿元,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
缓解困局 一个标杆带出一批好老师
马仁海的办公室有一株绿植,天晴时,马仁海会随着阳光的变化移动它。他要求自己一路向阳,从教多年,他培养的学生推动了行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教之困。
毕业于襄阳职院的周慧目前在湖北红安特校任教。她告诉记者,在上《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人格气质类型,马仁海现场“点兵”,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逐个分析班里不同气质类型的同学,被点到的同学都很激动,知识点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被大家所熟悉掌握。
00后吴竞天择是一名特殊学生,2023年从襄阳职院毕业后,他选择到特教一线帮助与他一样特殊的孩子。他回忆,在学习《特殊儿童行为矫正》这门课时,马老师亲自演示了几个不良行为,让学生们现场纠正。
正是靠着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马仁海教的学生专业基本功都很扎实。
襄阳职院1995届毕业生刘国忠上学时,“三笔一话”是特教师范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三笔是简笔画、粉笔字、毛笔字,话指的是普通话。为了锻炼学生的基本功,马仁海每个晚自习都会留在教室,督促学生练字。早自习时,练习普通话,背诵学科基础知识,这些让刘国忠终身受用。
“马老师身体力行地教我们要诚实守信。”刘国忠说,在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时,马仁海能很快觉察到,及时安抚学生。在那个还没有心理咨询的年代,马仁海默默为学生做了大量的心理安抚工作。
除了教学,马仁海还担任了多年班主任。
周慧上学时做过班长,但由于性格率真,时常会吃点苦头。马仁海时常鼓励、开导她。她说,当时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同学,马老师不仅没有歧视,还夸他们思想活跃、情商高。这些管理学生的办法,周慧也学会了运用。
“上学时,老师们跟我们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特教教师是天底下最最光辉的职业。”周慧认为,特教行业对老师的专业度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马仁海于她而言,不仅是老师,更是人生导师。
特殊教育领域需要更多爱心和付出,马仁海从不后悔涉足特教行业。“我觉得从事这个行业,很有幸福感。”
2020年夏天,马仁海送走了自己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届学生,此后转型管理岗,以新的身份在特教行业继续爬坡。
教导后辈 细致到标点错误也不放过
“备赛期间,马院长是真的辛苦。”吴竞天择回忆起2022年参加互联网+比赛时说。他透露,团队参赛的是公益助残项目,当时马院长刚做完手术,不辞辛苦,辗转3个多小时山路,带着学生去襄阳南漳县送教。得益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密切,从大一开始,吴竞天择就在社区特教中心、特殊教育机构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这都是马仁海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团队努力下,马仁海推行的特殊教育专业“校地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开辟了“教康人才共育”实习基地,拓展了深圳、武汉、杭州等地的就业市场。以特殊教育专业为示范,构建“普特融合”专业协同发展路径,有力带动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同步发展。
今年是吕洪玲到襄阳职院任教的第三年,她是马仁海的“徒弟”。吕洪玲说,马院长工作非常敬业,哪怕生病也还在努力工作。“他教导我们后辈,要多学习多进步,要有责任担当,专业团队成员要团结一致。”
“严谨、自律,很有远见。”这是襄阳职院特殊教育专业研究室主任毛小波对马仁海的印象。在申报教学资源库时,细致到一个标点的错误,马仁海都能发现。“我们的教学报告,马院长核对了很多次,非常严谨。”毛小波说,很多时候,年轻老师们会觉得差不多了,但马院长还在坚持校对和修正。
2021年,“马仁海教育学名师工作室”被评选为省级名师工作室。2022年,马仁海获得湖北省第四届“楚天园丁奖”。他先后主持多个项目,现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带头人,教育部“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人,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