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今年春节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彩礼新规”正式施行。连日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2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大家关注的“彩礼新规”,是指2月1日起正式施行、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新规针对如何处理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后“闪离”要求返还彩礼、区分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等彩礼相关纠纷,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既然上了法庭,难断也得断,而且要断得公平公正,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平等地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此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加上相关定性和标准不够明晰,涉彩礼纠纷案件的审理,往往会遇到很多难点,导致审理时间过长、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恶性案件。因此,最高法出台新规,也是为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并通过典型案例明确审理原则。
从各地彩礼新规“第一案”的判决结果来看,很多在法律规定和大众认识上存在争议的问题,的确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比如,彩礼数额是否过高,要参照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而离婚后是否应该返还彩礼,要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有了明确规定,有了典型判例,司法就能在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有网友认为,法律专门针对彩礼做出如此细致的规定,是不是变相认可彩礼的存在,反而会助长收受彩礼的风气。须知,司法既要有崇高的法治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彩礼本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婚嫁民俗,也是婚姻双方及家庭表达感情和信任的一种方式,要想一蹴而就地让彩礼消失,显然不现实。而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因彩礼而引起的家庭纠纷,需要也只能依靠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厘清是非,化解矛盾、约束行为。当民众需要法律的时候,法律当然不能缺席,而应主动作为。
打击“天价彩礼”等不良现象,靠回避是没用的。彩礼返还问题频频“出圈”,不仅破坏家庭的和睦安宁,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最高法新规通过精准限缩婚嫁彩礼范围、充分考虑事实要素保障各方利益等法律手段,让更多人反思彩礼对婚姻生活的影响,以及其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同时,新规再次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是引导婚姻双方及父母着眼于家庭的长远,理性对待彩礼给付,树立文明、健康、积极的婚嫁风气。
一件件典型案例,除了释理说法之外,也会让更多公众看到,只认彩礼不讲感情的婚姻,会有多么糟糕和闹心。除了部分别有用心的“骗婚者”,大多数人绝对不是为了打官司,而是为了好好过日子。
因此,我们希望司法之力能够从源头规范给付彩礼行为,让婚姻始于爱情,让彩礼回归于礼。这样做,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婚俗改革,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