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
2月20日,随着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南路(天鹅路至东湖东路)实行机动车单向通行,道路临湖一侧开始分段打围。这意味着武汉东湖绿道三期施工全面铺开。
东湖绿道三期起于双湖桥,止于风光村一棵树转盘,全长3.45公里,以“书香道”为主题,将实现机动车道、骑行道、步行道三道分流,更好地让市民游客感受湖光山色、品味文化底蕴,预计2024年6月对公众开放。
届时,东湖绿道全线贯通,一期、二期和三期将实现105公里闭环,这条世界级的滨湖绿道将成为一条城市中心的“绿色项链”,串起自然和谐生态的城市绿色空间。
新春干劲足 多个断面同步施工
据了解,该工程自去年底启动后,春节期间不停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在东湖南路施工现场看到,虽然细雨纷飞,但现场多个施工断面仍有机械不间断施工,东湖南路临湖一侧的道路上也开始分段打围。
据悉,洪波门区域的挡墙结构施工和园建垫层施工已经完成,上部铺装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凌波门区域已完成钢板桩围堰及挡墙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栈桥结构施工。此外,洪波门至凌波门区段已完成钢板桩围堰,正在进行钢板桩桩间土袋回填工作。
同时,东湖南路上的武汉大学院墙也在紧张施工中,目前主要进行的是围墙加固及人行道碎石垫层施工,这些工作将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参建人员都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他们也铆足了干劲,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以确保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推进。
放鹰台段率先开放 保留标志景观延续城市记忆
据介绍,2月9日,放鹰台段已完成景观升级并率先开放。
放鹰台段位于天鹅路东侧,起于双湖桥南端,止于东湖南路,全长42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精心设计和施工,让该段交通实现了机动车道、绿道骑行道和步行道“三道”分离。
记者现场看到,机动车一侧与绿道骑行道之间修建了宽1.5米的绿化隔离带,3.5米宽的彩色骑行道可双向骑行。再往临湖一侧走,连续的景观大花池将骑行道与人行步道进行了分隔。4米宽的人行步道,没有任何车辆打扰,让游客漫步赏景更加从容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为延续城市记忆,原有的两只天鹅绿雕及一块横卧的景观石都被保留下来了。其中,绿雕往湖边移动了几米,以给游客腾出拍照打卡的空间;景观石调换了方向,并在旁边配植了花灌木,使景观更优美。
此外,在双湖桥南端数十米区域内,新建了一个石矶长滩景点。这里的坡岸经过改造后,有一段岸边为缓坡草地,上面缀以置石自然入水,中间一段则设置为台阶,游客可在此零距离亲水。
打造11个观湖平台 东湖绿道将全线画圆
根据规划,东湖绿道三期沿线将建设11个各具特色的观湖平台,分别是:石矶长滩、放鹰台、渔火阑珊、水生所、试验站、洪波门、凌波门、平湖珞樱、天涯海角、碧波扬帆和一棵树。
其中,平湖珞樱为绿道驿站,将建设樱花广场,与武汉大学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提供休憩空间与便民服务。
备受关注的凌波门将适当拓宽临湖亲水平台,布置多级观湖台阶,保持原有东湖游泳场风貌,对水域铺砌进行优化,加固现有栈桥。
相关建设单位表示,东湖绿道三期将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科学的施工流程以及创新的施工技术,力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动静完成改造,预计将于今年6月对公众开放。
东湖绿道三期建成后,将与绿道一期、二期无缝衔接,让东湖绿道全线“画圆”,达到105公里。
届时,这条世界级的滨湖绿道将成为一条城市中心的“绿色项链”,串起自然和谐生态的城市绿色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绿色慢行新体验。
>>链接<<
东湖绿道一期工程
该工程于2016年12月28日完工开放。
一期工程全长28.7公里,绿道串联起磨山、听涛、落雁等三个经典的生态旅游景区资源,营造水道、花道、林道、山道、夜道等多样的绿道空间,打造出湖山道、湖中道、磨山道、郊野道4个绿道主题,共设置18大景观主题区域。
其中,磨山段位于东湖中心地带,以磨山公园为核心,总用地面积约为310公顷,总长度6.8公里。这一段的绿道面积约4.8公顷,以“让城市安静下来”为核心规划理念,突出磨山作为东湖最自然生态区域的“旷与野”特质。
东湖绿道二期工程
该工程于2017年12月26日全线建成开放。
东湖绿道二期工程包括环郭郑湖绿道、环汤菱湖绿道和环后湖绿道三大部分,串联磨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武汉植物园以及马鞍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资源,总长约73.3公里,其中绿道主线长41.9公里,支线长31.38公里。
绿道二期划分为湖城道、湖泽道、湖町道、湖林道和森林道5条主题绿道,沿线共设置12处景观节点。不同于身居核心景区的一期,绿道二期主要在未开发的郊野进行建设,与一期相比更生态自然,更多野趣,没有进行过多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