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王佳文)2月16日正月初七,武汉82岁的易人良老人因病永远离开了人世。家属遵照其遗愿,将老人的遗体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由同济医学院接收,用于医学研究。老人的眼角膜也已无偿捐出,帮助失明患者重返光明。
15年前,易人良与妻子蔡贤文郑重约定,两人百年后自愿将遗体捐献,并一起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如今,易人良老人先一步离开人世,兑现了捐献遗体的约定。
“老人生前责任感强,也爱看新闻。”易人良的女婿付先生回忆,十多年前,老人曾看到有关清明扫墓的新闻报道,人太多导致扫墓的道路堵塞严重,觉得劳神费力,浪费社会资源。于是和老伴商量两人的身后事如何处理,最后达成共识——无论谁去世,丧事均从简,不设灵堂、不搞仪式、不请亲朋好友。2009年7月,两老还去武汉市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献协议书。
易人良的女儿易女士说,父亲退休20多年一直身体健康,平时喜欢垂钓和旅游,老年生活过得丰富且有活力。2020年初夏,父亲突然查出膀胱癌晚期,最多只能活3到4年。尽管父亲一直积极治疗,今年1月中旬病情却加重,生命最终定格在2月16日。
当天,老人的家属联系武汉市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捐献的交接工作。交接协议书显示,易人良的遗体将被同济医学院接收,为医学研究尽一份力量;其眼角膜将被捐献给有需要的患者,助他们重见光明。
在82岁的蔡贤文老人的印象中,丈夫易人良生前特别热心肠。1965年两人喜结连理,当时易人良是长江航道局的一名普通电工,总是义务帮街坊邻居处理用电技术故障。他后来成了高级电工,仍热心快肠帮助大家。退休后,两老和子女在武汉多个社区居住过,每到一个社区,他总是有求必应,帮邻居检修电路、维修电器等。在街坊的口中,他就是那个“热心的老易”。
“弟弟和丈夫先后离开了我,他们都是我的榜样。”蔡贤文老人说,“我必将追随丈夫的脚步,去世后把遗体捐献出去,完成我们之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