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杨宜蓉 丁燕飞 於鑫益
女婴圆圆(化名)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仅27周就早早出生,并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女婴发育极不成熟,伴随多个并发症,病情急剧变化,她的生命受到极大威胁。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宝宝顺利“补心”,并接连闯过多道关卡,历时44天,最终转危为安,目前宝宝已康复出院。
惊险!
超早产宝宝伴随多项并发症
33岁的王女士(化姓)家住鄂州,去年开心地迎来了腹中的第一个小生命,倍加珍惜,丈夫也小心呵护,不料,由于胎盘早剥等原因,在孕27周时,她发生了早产。
回想起圆圆出生时的情形,圆圆父母仍心有余悸,父亲说:“圆圆是头胎,早产生下来才990克,小小的,我看着很揪心,就想尽最大努力,让宝宝健健康康的。”
作为超早产儿,圆圆出生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直无法脱离有创呼吸机,转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后,妇儿医院儿科、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多学科联合诊疗,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合。这让本应进入体循环的血液流到肺部,造成圆圆出现反复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心衰、全身水肿等一系列问题。
过早出生会导致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同时,圆圆还面临着呼吸、感染、营养等多重关卡,体质十分脆弱,恐难以承受手术,对此,儿科主任赵东赤教授、何秉燕主任医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救治团队迅速为圆圆制定了周密的医疗及护理方案。伴随着精心的呵护,圆圆各项体征逐渐平稳,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及健康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万幸!
手术成功宝宝转危为安
经过前期共同评估,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教授和先天性心脏病组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邹明晖判断,必须及时进行手术,助宝宝进一步恢复健康。但对于危重症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轻微的外界刺激都会引起氧合下降、血压波动、体温骤降等,即便是转运到手术室那一小段距离,都存在巨大风险。为最大限度保证患儿安全,尽可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医院决定在新生儿正负压转换层流病房为宝宝实施床旁动脉导管结扎术。
2023年12月4日下午,由心血管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专家组成的手术团队,开始给圆圆做手术。早产儿的胸腔比成年人手掌还要小,因此操作需十分精细谨慎,心血管外科团队借助显微镜精准操作,从圆圆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完成了动脉导管的缝合结扎,手术成功。
术后,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的严密监护下,圆圆逐步好转,脱离了呼吸机,奶量也增加到35毫升/次,终于回到父母怀抱。轻抚着女儿的小手,圆圆父亲几度哽咽落泪:“1个月了,终于见到了宝宝,太不容易了!”看着孩子一家团圆,医护们也非常欣慰。赵东赤教授表示,救治的成功得益于科学的全程化管理及多学科的团结协作,也得益于父母的爱和坚持。
1月16日,历经整整44天的救治,圆圆战胜死神,顺利出院。临行前,圆圆的父母为医护团队送上了锦旗表达感谢。“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总是很耐心地跟我们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动态,这份关怀、热情和责任感让我们很感动!感谢你们的精心救治!”圆圆的父亲感激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