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母子从上海骑行14天回黄冈过年

气温4℃仍在路边露营 儿子直呼这次经历“很爽”

张嬴娟和儿子在骑行路上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唐佳燕

母子合影 受访者供图

母子俩骑行到家 通讯员段炜 刘聪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董淑健

今年春节前夕,36岁的张嬴娟决定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吉米从上海开始骑行,回到位于湖北黄冈的老家。1月17日,母子俩从上海浦东新区出发,带着刚刚放寒假的儿子,开启了他们700多公里的回家路。张嬴娟每天都会拍摄视频记录这次独特的旅行。在她的视频里,有骑行的艰难,也有沿途的风景。1月30日下午3时,耗时14天骑行了700多公里,他们终于平安到家。

骑行自述

曾带儿子从上海骑到北京

不想让他寒假在家打游戏

今年春节前夕,张嬴娟决定和儿子从上海出发,骑行700多公里回老家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以下是她自述。

我是个在家呆不住的人,一直在上海市内骑行。2023年初,我就带着儿子吉米开始长途骑行。去年暑假,我带着儿子第一次从上海骑行到北京,中途也翻过山,当时吉米玩得很开心。

原本,按计划我们会开车回老公家里过年,但我觉得开车回去也无聊,就干脆决定骑行回家。吉米学校放假早,1月15日就可以放假,我在线上做点小本生意,时间比较自由。我想就带他一块骑吧,顺便也锻炼一下他。

吉米才上小学,有一点点胖,但他挺喜欢运动,每天踢球两个小时,对骑行也不排斥。我也不想让他在房间里面玩游戏。出发之前一家人在一起商量,他和他爸爸都同意了,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

路线没有特别精确。我们从上海到黄冈,骑行将700多公里,大致的路线是上海-太仓-常州-无锡-镇江-南京-安徽-湖北,一路走的都是国道或省道。

原定出发时间是1月15日,吉米拿到寒假作业就出发。不巧的是,吉米在前一天突然高烧38℃多,脸都烧红了,医院诊断为病毒感染,休息了两天,1月17日,我们出发了。

我俩一人分担一点行李。吉米的车驮着防潮垫、衣服,加起来8公斤;我的车驮着防潮垫、帐篷等,加起来10公斤。两人都往行李上放了一个反光条,再用绳子在自行车后座上固定好。吉米还特意带了点山药饼,我带上了修车工具以防万一。临出发前,吉米还特意到迪卡侬购置了一个新的骑行头盔。

途中天气突然大降温

气温4℃仍在路边露营

从上海出发那两天,晴空万里,我们原来乐观地计划,12天就能到达目的地。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天会遇到那么多困难。

冷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4天从无锡新吴区出发往常州方向走时,外面只有4℃。一边刮着狂风,毛毛雨一边打在脸上,我逐渐感觉蹬自行车的脚开始发麻,吉米用我们自带的一次性雨鞋套在鞋子外面,防止透风。接下来几天,气温降至零下,吉米脚上穿了三双羊毛袜,脚还是冻得发麻,只能提前结束骑行,到酒店休息,放热水泡泡脚。

这么冷的天气,不戴手套骑车,不一会儿就手指冻得通红。吉米先是在苏州路边买了一双劳保手套,让店主用剪刀在手指处剪了一个小洞方便骑行。后来劳保手套也不顶用了,他又买了一个洗碗手套套在外面,但还是很冷,最终买来摩托车手套御寒。我则是一直把手缩在袖子里骑。

气温低,衣服也要多穿。考虑到穿太厚的衣服不好活动,而且运动出汗后容易感冒,我们采取的是多层穿衣法。气温降到零下的那几天,我俩身上穿了五件衣服,从里到外依次是速干衣、薄内搭、加绒衣、羽绒服、冲锋衣,如果下雨还要加一件雨披。

潮湿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骑出上海后三四天,每天都下着毛毛雨。如果是大雨,我们干脆就不骑了。下个毛毛雨,看着好像能骑,但骑着骑着全身都湿了,这种情况人特别容易失温。

骑行第五天,下午3时左右,因为下雨骑行比较慢,我们没有按照计划抵达酒店,而是骑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东序村。骑了一天,雨水把我们的衣服和帽子都弄湿了,我跑到村委会询问能否有一个地方露营。村民给我指了附近的一个亭子,虽然四面漏风,但好歹亭子地面是干燥的。

我们先在地上铺上防潮垫,搭好帐篷,在附近的公共厕所洗了湿掉的衣服,换上干衣物。两人用自带的保温壶里的热水泡了方便面,用自带的午餐肉作为配菜。当时在那种环境下,我已经很满足了。

睡前,吉米还在一盏小小的露营灯下读了英语,这是他寒假作业中的一项。

在亭子里睡了一晚,我们放在外面的东西,包括帐篷里的睡袋都湿透了。

根据体力一路慢慢骑行

沿途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度过最艰难的三天之后,我们到达了南京。1月22日,我和吉米终于从镇江骑到南京。虽然气温是-5℃,路边还有没化的冰块,但天气终于放了晴。我俩吃上了热乎乎的汤包,还买了一副太阳镜作为防护眼镜。

按照计划,我们每天骑行40多公里,实际上有时候都骑不到。我们的路线没有特别规划,只是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根据每天的体力骑到哪里算哪里,然后找附近的地方住宿。

我和吉米每天早上8:30左右出发,下午3:30太阳下山前就结束骑行,有时候中午还休息一两个小时。因为天气原因,下午4时之后气温骤降,感觉冻得受不了,所以我们每天骑行时间并不长。

和专业的骑行者不一样,我们往往骑行不到1个小时就得休息。吉米毕竟是小孩,没法像专业的骑行者一样长时间骑,他经常会想要上厕所或者喝水,我们就停下来休息。

除了第一天以及在常州露营了两次之外,这几天晚上我们都在酒店住,有时候肚子饿了,就和吉米骑个几公里到附近的镇子上吃饭。所以我拍摄的视频里面,我俩经常在玩或者在拍风景,我们并不赶路。

吉米和我都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在路边碰到什么都感觉很新奇,有时候我拍到撒农药的无人机、低空飞行的飞机,路边碰到蒲公英,我们也会停下来吹一下;遇到池塘,吉米会拿石头打水漂。

接下来要进入山区了,我们马上要面临第三大困难,爬坡。这几天虽然也挺苦,但吉米没有抱怨。他一直还是挺开心的,有时候骑车比我还有劲。到上坡的时候,吉米总是笑我,“爬坡爬得太慢了”。镜头里,他总是“蹭”地一下就骑到前面很远的地方了,留我在后面“哼哧”“哼哧”。

骑行感受

母子骑行14天平安到家

儿子大呼这一路“很爽”

1月30日下午1时,张嬴娟和儿子吉米终于骑行到了湖北、安徽两省交界处,此时距离家中只有20多公里,极目新闻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他们。站在交界线前,张嬴娟停下来拍视频记录,“终于到达湖北省界了,现在心情很激动。”

1月30日下午3时许,张嬴娟和儿子吉米终于骑到了英山县的家门口。他们是1月17日从上海出发的,耗时14天后骑行了700多公里,母子俩终于平安到家了。

记者问吉米为什么选择答应骑行,他笑着说:“我是被忽悠来的,妈妈说如果骑行就给我买一部新手机。”但路上,吉米并未抱怨一句,母子俩有说有笑。大多数时候吉米骑行在前,张嬴娟骑行在后,下坡或路面没车时,母子俩还会并驾齐驱,一边骑车一边聊天。

回到英山县的家,由于吉米的爷爷、奶奶和爸爸还在上海工作,家里并没有人,提前在门前等候的是吉米的表叔表婶,他们已经开车到家门口,迎接母子俩。

到家后,两人取下帽子,汗水将头发黏在头皮上。吉米的手套都已经磨出毛,这已经是他换的第四双手套了。

“爽不爽?”在家门口迎接他们的表叔表婶问吉米。“很爽!”吉米回答。

--> 2024-02-01 气温4℃仍在路边露营 儿子直呼这次经历“很爽”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62082.html 1 母子从上海骑行14天回黄冈过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