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云
临文徵明的《梅花诗》卷,丝毫不觉得厌倦。此帖为文徵明八十三岁所书,运笔悠然老到,结字似欹反正,全篇精谨而纯熟,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仿佛朵朵梅花穿越黑夜,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又似雪花从天而降,顷刻覆盖大地。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字如梅花,梅花如字。香气,扑面过来,若阳光照我脸。
因为爱梅,所以寻梅。凡是老街老巷,我都爱去看一看。青石板路,重檐攒顶,很古的那种,相信那里一定有一棵千年蜡梅。可惜,收获颇少。
一日,进了沙市“楚梅园”,各种梅映入眼帘,朱砂、宫粉、绿萼、玉蝶、游龙,似刀客,像守卫。一女子端坐于亭内石桌上写着什么,走进细看——“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希望逢见风骨嶒峻的柳如是,这位与梅同谱,出淤泥而不染的女诗人,就是一株迎风而立的蜡梅,无惧荒凉萧瑟,勇毅地绽放着生命的芬芳……这难道不是一株侠骨丹心、气节应如是的梅?
后来,我来到一个诗意之地——杭州的一个千年古镇梅城。唐宋以来,不少名人在此留下梅诗梅词,最著名的要属北宋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离梅城不远的天柱山脚下,三祖寺旁的梅园“以梅饰山”,远看山包梅,近看梅包山。红梅似霞,白梅如雪,绿梅若月,黄梅像笑,一朵、一枝、一丛、一片,有的奇崛突兀,有的疏影横斜,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或缀在树上,铁骨冰心,清逸幽雅;或立在树上,风姿俊傲,不偏不倚;或飘在树上,超凡脱俗,宛若仙子,构成一幅缤纷的梅花图。
问梅,得靠近梅。我吸一口气,它送我一缕淡香。我在心底唤它梅君,它似乎听懂了,在我眨眼的一刹那,忽然就“亮”了起来。世间万物,有了交流和沟通,就有了情感,也就镶了色,染了边,有了无言的小欢喜。那天的梅花,似乎懂我,纷纷用“色”“香”“姿”“韵”回答了我。
此后,我又见到了许多地方的梅,看不够,闻不够,也赏不够。它们有简单的生命,自由的生命,纯粹的生命,活着,能守住自己,就是它们趋于干净与纯洁的过程。
美,在骨,在节。只有见了自己,见了天地间的这些梅,才能见众生。
春即将来,伴着文徵明的《梅花诗》卷,回望一个个“只为梅花”的冬夜,眼前出现古人赏梅、咏梅、画梅的场景。此时,我闻见梅香,听见诗韵,看见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