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陈倩 涂梦蝶
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榜单,湖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三年三进位。湖北在全国首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操作流程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4项经验全国领先。
1月29日开幕的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多名政协委员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建议。
打造“如鱼得水”的政策环境
“2023年湖北营商环境有提升,但优化营商环境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
她建议,打造“如鸟归林”的市场环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竭诚服务;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对民营经济正当竞争和经营提供司法保护;打造“如鱼得水”的政策环境,已有的政策措施要推动企业应享尽享,新研究出台的产业政策要精细研究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发展的需求,注重精准性、操作性;打造“如火如荼”的创新环境,汇聚领军人才、创新群体、创业个体的力量,开拓数字化智能化新领域、新业态;打造“如沐春风”的政务环境,全面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对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要创新措施、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营商环境要实现4个“0”
湖北省政协委员、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文说,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湖北经济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更加行稳致远。
她建议,制定《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管理办法》,一方面要设好“红绿灯”,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让企业提前明白哪些可以干哪些不能干;另一方面要包容审慎,该力挺的力挺,旗帜鲜明地站在公众利益一边,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提升湖北特色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合力招商。发掘培育具备较大规模和资源基础、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相关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集中力量于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提升链条附加值。提升企业家地域归属感,打造共创共融共赢共生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的经济共同体,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把已经落户的企业培育好、扶持好、服务好,让已有“存量”做出更大“增量”,并以此吸引更多“增量”。
此外,陈文建议实现4个“0”,即优质服务“0缺陷”、人身和财产损害“0容忍”、惠企政策兑现“0折扣”、亲清政商关系“0距离”。
建议设立融资类案件专业审判庭
湖北省政协委员、国浩律师(武汉)事务所主任夏少林建议,司法机关应从司法理念提升、设立专业性审判法庭、发挥并延伸司法职能等方面,助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夏少林建议,进一步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他说,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案件的司法实践中,案件审理周期较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案件“保质提效”的现实诉求。对此,他建议,设立中小企业融资类案件专业审判庭,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案件审理绿色通道,实现诉讼程序“简、快、灵”;延伸司法职能,形成“审判+”司法服务模式,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化解司法机制。
在进一步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能方面,夏少林和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大信江都税务师事务所总经理徐新胜都建议,加强关于减税降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执行和监督、评估和调整。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大数据,形成新的税务监管体系,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提升税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