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王怀民
武大该不该办130周年校庆,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会怎样发表意见?宋江暴卒,剩下107人选举大头领,你会选谁?四大名著及《金瓶梅》《儒林外史》中,你会选谁做男(女)朋友?
这些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新闻传播和播音主持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的期末考题。1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出题人鲁小俊教授此前也曾因这种开放性考题走红,这次考试后,不少同学为他点赞。
四道题好答又不好答
这份考卷只有四道题,都是论述题,每题25分。
第一题讲的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宋襄之仁”的故事。翻译过来大意是,宋襄公率军与楚人在泓水边交战,宋军已占据有利地形并布好阵势,但宋襄公遵守“对方不排好阵不能开始战斗”的陈旧观念,两次拒绝下属出击的提议,结果等到楚军从容布好阵势后,宋军大败。题目称,对于宋襄公的“仁义”历来评价不一,要求学生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题属于“武大专享”——假设2023年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对于是否应该举办校庆,如何举办校庆,媒体人孔子(或孟子)、墨子、老子(或杨朱、庄子)、韩非子都发表了意见,请分别拟出他们四人的评论。
第三题更是脑洞大开——假设梁山排座次当天晚上,宋江暴卒,剩下107人举行公投,一人一票选举大头领。谁最有可能当选?如果你有一票,准备投给谁?说说理由。
第四题最受学生欢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所有人物,如果选一个做男朋友(或丈夫)、女朋友(或妻子)、朋友,你会选哪个?三个类别选一项作答即可。
“之前从没碰到过这样的题,简直是期末考试的一股‘清流’。”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苏丹阳说,读完试卷第一感觉是题目很有创意,很有趣,且贴近生活。她认为,这样的题,只要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定涉猎就不至于无从下笔,所以难度不算大。
苏丹阳说,难度最大的应该是第二题,回答既要契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又要联系到实际生活,“我觉得这道题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多角度考查,而且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很巧妙的结合,题目非常用心,也非常符合鲁老师这门课的风格。”
同学们认为,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道题。考完后,大家还在朋友圈中热议这一话题。
孙悟空成最佳男朋友
题目有水平,答题也很精彩。记者查阅部分同学的答卷看到,金句频出,思想深刻。
对于宋襄公式的仁义,同学们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假仁假义”,赞同毛泽东对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的评价。但也有少数同学从另一个方面看待历史,一名同学写道,“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这个故事的第一时间产生了敬意与叹意。”这名同学认为,一个心怀秩序的人,本就不该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处于权力旋涡,一时的胜仗也会被历史淹没,而自律、克己、复礼才是一代人应该留给后世的财富。
对于武大该不该办校庆,同学们普遍很好地担当了古代思想家的“代言人”。
孔子自然是支持的,有人说“校庆是学校礼仪制度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这是传承思想,正礼仪,明道德的最佳时刻”,还有人提醒“切莫极,中庸即佳”。
墨子态度鲜明地反对,有人说“劳神伤财,有违‘节用’之礼”,有人说“不如节省资金聘请名师教学”,还有人提倡“全国的大学不要比来比去”。
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也认为不必大费周章,有人表示“世俗的东西不需要武大去证明”,有人建议“最好的方式是放个校庆假”,还有人意味深长地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举大庆若炒小菜”。
韩非子则是坚定支持要“大办”,有人认为“这可是凝聚民心的好时候”,还有人提醒校庆活动的嘉宾座次、发言顺序、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必须“以法佐之”“万不可越了级”。
第三题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每个人心中对英雄的定义都不同,为梁山票选大头领的思路自然不同。有意思的是,多数人认为自己心目中的头领最终不会当选,但还是会投他一票。
答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包括林冲和吴用,主要是认为林冲武力高强,地位稳固,为人沉稳,而吴用足智多谋,也许能给梁山好汉带来更好的结果。还有一名同学表示,虽然最终当选的会是卢俊义,但他会投给“花和尚”鲁智深,并洋洋洒洒写下近千字文章阐述自己的理由。该同学认为,鲁智深粗鲁的外表下有着细腻的内核,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他“内心纯净、没有杂念,唯有心智明朗之人才能成为大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步入正途”。
最后一题最轻松,不少同学借机玩起了“梗”。也许是由于学新闻的女生偏多,因此答题中选男朋友的最多,而其中,孙悟空不出意料地成为“最佳男友”。
同学们的理由大体有:他武功高强、待人真诚、性格爽朗、幽默风趣、抗压能力强,颜值还高。还有人调侃“他是石头缝里蹦出,不用担心婆媳关系”“他是公务员,工作稳定,不至于让爱情‘一盘散沙’”“人脉广、朋友多、猴子猴孙多,便于创业”“不花心,正直专一”。
苏丹阳选的则是唐僧,她写道,“也许爱要在八十一难的某个节点落入通天河,但劫难之后证明爱过的卷宗仍不会湿透。如果你并不在意褶皱也是爱的一部分,那就把它烘干、折叠、收藏,继续赶路。”
对于选朋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是热门人选,也有人选“最佳饭搭子”猪八戒,“能安慰脱发者”的唐僧,“适合一起创业打拼”的张飞,“讲义气不追名利”的鲁智深。
让学生感受大学精神
同学们精彩的答卷能否换来高分?出卷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鲁小俊透露,对于这份没有标准答案的考卷,他的评分小组给分是比较严格的,185名考生中有68人拿到90分以上,101人在80-90分,有一名同学没能及格。
“武大是一所注重自由、开放的学校。这样出题,主要是想让大一的学生感受大学的精神氛围,感受与高中不一样的氛围。”鲁小俊说,这次考题是他灵光一现的想法,没有花太多时间去设计。
其实,他过去就出过这样开放性的试卷。2012年,他在《中国古代文学》 期末考试中,要求学生分别虚拟孔子(或孟子)、墨子、老子(或杨朱、庄子)、韩非子的身份,写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武大校长》的短文。2018年,他甚至要求2017级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学生们自己出期末考试卷,自己作答,难度还不能低。
“重点不是考什么,而是怎么考,学生怎么答。”鲁小俊说,知识点是死的,而文学素养和学生的文学观念是活的。这种题目虽然不能覆盖一学期所学内容,但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同时他也坦言,考试常态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题目,这种题目不能经常出,只能偶尔为之。
同学们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都在给鲁老师点赞。有学生说,之前的学习总是围绕应试,试卷是机械的,知识点是僵硬的,思维是套路的,答题是格式化的。而这份试卷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大学的魅力,“题目是别出心裁的,思绪可以自由驰骋,答题可以畅所欲言,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旷达与明亮。”还有学生表示,“考完中国古代文学让人如沐春风,在紧张的期末复习中做到这份有趣灵活的卷子实在是幸运。”
苏丹阳介绍,鲁老师平时上课就是这样的风格,可谓海纳百川、寓教于乐、幽默风趣、包容开放、深入浅出,而且他的文学课是专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学量身打造,非常受欢迎。“在内卷的桎梏里,鲁老师和他的文学课让我们感知人文关怀与博雅精神;在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21世纪,有一门课成为我们人文理想永恒的避风港。”苏丹阳说。
鲁小俊在接受校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古代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强大的可阐释性和包容性。某些文化在阐释他们的经典时,只允许有一种正确的解读,而且这种解读要求所有人认可;但中国文化不一样,我们对于经典历来有多种解释,甚至相互对立的两个观点都可以同时存在。”兼收并蓄,也是鲁小俊追求的课堂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