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王峻 陆缘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 高碧红 石琴 实习生 谭锦龙 费雨欣 严鑫敏 刘迪一
点外卖、收快递、坐网约车,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可或缺。骑手、小哥、司机寒来暑往日夜奔波,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这些新就业群体同时也面临着职业发展困境、劳动权益保障缺失,城市融入感不强等问题。
完善细化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加强权益保障力度,建设温馨服务驿站、设立幸福食堂、创设职工流动驿站……武汉两会期间,新就业群体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解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现状和工作诉求。
声音 网约车司机期待增加充电场站
1月17日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江岸区工人文化宫内的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尽管室外阴雨绵绵寒风刺骨,室内却温暖如春。记者看到,由于驿站临街且地处路口,附近的外卖员、快递员及在附近给车充电的网约车司机等都会来这里休息。11时刚过,手提饭盒的万先生走进驿站,熟稔地和工作人员打过招呼,便打开微波炉开始热饭。
万先生是潜江人,两年前来武汉从事网约车司机工作。“天没亮就出来接单了,中午趁着车需要充电,我正好也休息一下。”万先生告诉记者,他总带着家人提前做好的饭菜来驿站加热,很方便。但因为驿站附近只有部分路面车位充电桩,如果充电桩“满员”,他就没办法到这里来热饭和休息了,“驿站周边能配套大型充电场站就好了。”
万先生的困扰并非个例。记者走访发现,尽管近年来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增长迅速,但依然存在高峰期充电位不足、配套服务有待提高的情况。
1月20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南方众悦——韦桑路充电站看到,近20辆新能源车正停在充电位上充电。网约车司机朱先生充好电后,将车开到自助洗车区简单洗了车。他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充电,“早上或中午一般都有充电位,但下午3时到5时就要排队了。”朱先生说,冬天的车辆充电次数相应增加,高峰时段来充电的车辆骤增,就需要排很长时间,“希望政府多建设这种大型充电场。”网约车司机刘先生则希望大型充电场内能增加更多的配套设施,比如吃饭的地方。
网约车司机的呼声也引起了该站点负责方的重视。韦桑路充电站负责人胡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将于今年3月初对场站进行翻修,对现有厕所、自助洗车、休息区等设施区域提档升级,同时引进快餐车,一站式满足司机的需求,让网约车司机在车辆充电的一两个小时里得到充分休息。
探访 驿站大门为小哥开到凌晨两点半
小雨蒙蒙,天气寒冷。1月17日下午2时,外卖小哥王勇送完20多单后,把电动车停在门口充电桩前充电,随后取出茶杯,走进武昌区南湖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喝点水,休息一下,下午才更有精神。”王勇靠在沙发上说。
记者了解到,该驿站建成近两年,里面空调、桌椅、饮用水、充电宝、医疗救助包等一应俱全。以前,外卖骑手喝水、上厕所是件麻烦事,如今他们在这里就能休息、接水、充电。考虑到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工作和出行时间不固定,该驿站白天对外开放,凌晨两点半才关门。
“每逢节假日,送单往往要到午夜,却随时能来这里让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感觉特别温暖。”王勇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近年来,武汉市还设置了一批服务新就业群体在内的户外工作者服务驿站,如“阳小驿”、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等。
17日下午3时,寒冷的街头行人稀少。趁着外卖订单相对不多,汉阳区商圈的外卖骑手胡双林和3名同事裹紧衣服,快步走到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的“阳小驿”,刷脸进门后,接满一杯热水,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休息。据悉,汉阳区共打造了151个阳小驿,为包括新就业群体在内的所有户外工作者提供温馨服务。
建议
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保险
武汉市人大代表、江夏经济开发区军运村社区支委邱纯玉在基层工作多年,与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交流较多,十分关注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情况。她说,社会应给予新就业群体更多关爱和包容,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
她建议,基层社区应该创造更多的空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比如社区取暖点、纳凉点同时向新就业群体开放,并提供免费茶水和开放卫生间。”邱纯玉说,她还注意到武汉不少幸福食堂并未向新就业群体优惠开放,建议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幸福”二字上做文章,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幸福食堂不仅有老年人,更应该有新就业群体,这才是幸福食堂的意义。”她同时表示,如果没有幸福食堂的社区,应该想方设法设立新就业群体就餐点,为他们提供必要服务。
“我们还需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邱纯玉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联合相关协会单位,多措并举为新就业群体护航。“这一群体劳动强度大,难免出现小碰撞和意外。”邱纯玉说,有关部门可以协调保险机构,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意外保险。
“新就业群体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强度大、节假日时间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保险及劳动合同缺失、不被社会尊重认可等共性问题。”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合一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志清建议,要关注新就业群体心理健康。
“受大环境影响,近年来,这些行业内卷严重,导致他们收入降低。各平台近乎严苛的算法和考评,也导致这些群体为完成任务出现任意穿行马路、网约车加班完成平台任务等情况。”他建议,把目前建在社区的“暖心驿站”搬到菜鸟驿站、快递超市、充电场站、加油站等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必经的中转休憩场所,让便民服务更接地气。同时,引导规范平台设立服务与休闲一体的职工流动驿站。
唐志清还呼吁,有关部门要与平台方对接,普及培训业务知识、交通常识,输送社会关爱的福利,鼓励小区、楼宇、园区设立快递员快速或专用进出通道、临时停放点,引导支持各平台设立工会组织,设立专项管理、评优评先,激励向上向善,选树典范,积极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