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市民爆料称,该市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采用白色字体搭配黑色祥云图案,风格有点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加以改进。相关部门对此表示,这种反映是因为“审美不一样”。(据1月14日封面新闻)
据介绍,叙州区柏溪街道的文化墙,是10余年前打造的,它采用怀旧风格,重现了当地老街等景点。因修建时间较长,墙面颜色发生变化,更添岁月沧桑之感。
针对市民的吐槽,相关部门认为是“审美不一样”,某种程度上,这样说也有一定道理,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艺术作品,视角不同,看法可能就会不同。以这面文化墙来说,站在设计与建造者的角度,他们肯定是自我感觉良好,否则不会这么干。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墙面的图案和色彩有些不妥,“远看像灵堂,近看才知道是文化墙”。一位女士表示:“看上去阴森森的,晚上从这里经过还有点害怕。”当地一位画家也认为:“构图采用白字和黑色祥云图案,很容易引起联想,引发市民吐槽也就在所难免了。”
由此可见,文化墙以“黑白配”来呈现怀旧主题,并不能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文化墙是面向公众的,并不是一个小圈子的艺术,如果从公众的审美角度“欣赏”不了,这样的设计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也不能简单以“审美差异”带过。
类似的“审美差异”问题时有报道。有地方进行沿街商铺店招设计时,弄成整齐划一的“黑白配”风格,也让人感到不适。其实,要避免这样的“审美差异”并不难,只要在确定施工前,多准备几套方案,征询一下公众意见,以公众普遍接受的审美为依归,就不会招致太多的争议。面向公众的设计,当然有必要听取公众的看法。如果缺少这一环节,造成审美角度的不同,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当地一位画家建议,既然文化墙已经引发市民吐槽,相关部门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对部分构图和色彩作出调整完善,让文化墙成为真正的文化地标。这种合理化建议也不妨听一听,把好事办好,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