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消防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武汉消防坚持“主力军、国家队”的标准,主动对标“全灾种 大应急”职能定位需求,结合城市发展和实际需要,多举措持续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1月5日上午,在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畔,搜救犬训导员唐龙飞正带领着搜救犬黑客在新建的训练场内进行单犬服从科目训练。去年12月底,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搜救犬站新址在历时半年建成后投用,配置有上下两层共32间犬舍,犬用医务室、隔离间、浴室及食堂等功能性用房7间,搜救犬训练场地包含攀登障碍训练场、服从训练场地、废墟搜救场地、室内训练馆、箱体搜救训练场等,形成了贴近实战、可操作性高、实用性强的训练设施体系。
该站成立于2011年12月,曾7次参加全国性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和2次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2023年全国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中获得废墟搜救科目第一名,先后成功处置“7·8”黄冈黄梅县泥石流山体滑坡事故搜救、“6·13”十堰燃气爆炸搜救、“7·9”宜昌山体滑坡搜救等多项抢险搜救任务。
建成不是终点,建好、用好才是关键。为确保高质量建成搜救犬队伍,武汉消防主动对标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结合搜救犬任务特点和作战力量编成,科学评估跨区域机动作战需求,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配齐配强车辆装备,按纲施训,重点强化基础服从训练、人犬亲和力、默契度培养等科目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摸索、总结,全方位提升训导员和搜救犬的综合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