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每个星期六的上午9时,武汉汤逊湖边一栋闲置的小白楼里,就会响起民乐演奏声。10余名老人在这里认真排练,有二胡、笛子、唢呐、中阮、扬琴、琵琶,也有吉他、小提琴。
包括团长兼二胡琴师吴乐平在内,大家都来自玉龙岛社区民间乐团。为了准备今年春节前的几场公益文艺汇演,抓紧练习《扬州小调》《青稞美酒献亲人》等乐曲,或轻快,或激昂,令人陶醉。
1
重拾爱好
退休后婉拒返聘邀请
吴乐平今年68岁,退休前长期从事教育和新闻出版工作。2015年退休以后,老吴捡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爱好,拉起二胡,吹起葫芦丝。2020年左右,他定居在光谷玉龙岛社区清风别墅小区。
“小区里有音乐爱好的人常在一起玩,有时候七八个人,有时候十几个人,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老吴说,起初练习的地方不固定,后来大家都希望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当阵地。
“社区和物业特别支持,给我们腾出一间专门的活动室,这样我们的排练地点,排练时间都相对固定下来。”他说。
经大家推选,老吴成了这个文艺团队的牵头人。当牵头人就意味着要做不少事情,除了找场地,还要负责编排节目、策划活动、后勤保障等事情,得付出精力。为此,他谢绝了一些文化单位的返聘机会,婉拒了几家培训机构的合作邀请,一门心思当起小区这群文艺爱好者的管家。这个决定使他一年损失几万元,但是他愿意跟大家一起玩。
就这样,吹拉弹唱的阵地有了,文艺管家有了,定期来玩乐器的退休居民有几十号人,有弹琵琶、古筝的,有吹笛子、唢呐的,还有玩打击乐、拉小提琴的。有的人是慕名跨区而来。
2
组建乐团
想方设法添置器材
清风小区是老旧小区,社区和物业提供的活动室面积不大,如果一下子来了几十个人,就容纳不下。大家需要一个更宽敞更合适的排练场地,还有人建议组建一个民间乐团,合演节目。
首先得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团队名称。大家集思广益,最后由吴乐平拍板,叫清风乐团。“一来不少玩家住在清风别墅小区,二来我们的音乐好比是清风徐来,让人觉得舒服。”2022年春节后,清风乐团的名称就对外公布了,成员有30多人。
乐团需要一批公用设备。吴乐平算了一下,即使添置音响、谱架、扬琴、打击乐器、凳子等档次一般的必备器材,至少要花费一两万元,吴乐平希望尽量减少其他团员的负担。
吴乐平想了不少办法。他通过自己熟悉的渠道募捐来一架扬琴、一台二手复印机和一批谱架,然后在网上做一些兼职的活儿,用稿费加上自己出的一部分费用,购回了音响、打击乐器等所需器材。
“我们要老吴把自己付的费用公开,大家一起分摊,他一直不肯。”乐团打击乐手、分工做后勤服务的老周说,如果算经济账,老吴累计的付出算不过来。
在吴乐平的影响下,乐团更多成员也各显神通。他们从自己家里拿来复印纸、凳子、电风扇等物品。同时玉龙岛社区尽力给予帮助,陆续提供演出服装、保洁、部分表演餐饮等。
乐团还需要适合几十人排练的场地。有乐手在附近找到一个闲置多年的小白楼,只是里面没电没水没厕所,里面垃圾遍地。大家动手,花了六七天将场地清理干净,然后又找人帮忙,牵来电、用上水,拥有了大型场地。
后来在街道的协调下,他们还可以前往当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活动。
就这样,团队齐了,阵地有了,器材也有了,清风乐团上场了。
3
暖心管家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
这一年多,清风乐团成了吴乐平生活的重心,他每天都在事无巨细地思考着乐团的运行,考虑着团员们的需求,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每次排练和演出前后,他都打电话给每位团员,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排练结束时间很晚时,他请小区业主帮忙送离家较远的团员……他的细心周到让伙伴们难忘。
有些乐手眼睛不好,他将乐谱排成竖版一一打印好,裁剪下来,重新贴到纸上排成放大的横版,甚至还想到用记号笔将曲谱标上黄色底纹,方便识谱;遇到上下午连续排练时,他会自费买来盒饭,分给没法回去吃午饭的团员。
“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在去排练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导致骨折。消息传到老吴那里,他立即安排专人送我去医院,排练一结束就赶到医院看我,安慰我静心休养,早日康复。”古筝乐手金夕一回忆起这件事情,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乐团打击乐手程老师、周老师、梅老师原来都是歌手,不熟悉打击乐,吴乐平给她们压担子,专门为她们购置打击乐器,鼓励并帮助她们练习打击乐。一开始上台都很紧张,到现在三个人都可以独立自如地完成器乐合奏。
在吴乐平的带领下,虽然大伙儿年纪都不小,但排练起来非常认真,就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笔记下每一个音符,回家后,大家都盯着手机练习伴奏,人人都铆足了劲。周老师当初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进了乐团,坚持下来后,以前的一些同事都说她变年轻了。
“做乐团当然累,但是我乐意为大家服务,至少证明我的身体还不错嘛。”吴乐平说,退休后老人的生活一般比较空虚,他想努力把乐团营造成大伙儿在社区里的另一个家,让大家充实起来。
4
义演节目
“清风”吹进社区、吹向恩施
一声声民乐,一场场欢唱,一阵阵清风。现在的清风乐团,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建制齐全,声部完备,能演奏中型民族器乐曲的民间乐团。乐师们多才多艺,写词作诗、吹拉弹唱、修理乐器、拍摄视频,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
他们尝试用全新的方式演绎经典民乐。吴乐平和乐团首席二胡陈志安、乐团指导兼中提琴李汉帆等人集体创作编排出四声部乐曲《骏马飞奔传喜讯》,该乐曲融合了《骏马奔驰保边疆》《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民乐元素,让器乐高中低声部交织,旋律动听,别有一番风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清风乐团自组建以来,先后在清风别墅、玉龙岛花园、梅南山居等小区和关山公园、韵湖公园等公园,以及光谷区域一些学校,为居民表演了30余场次文艺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同时,乐团先后参加了中国光谷社区文化节、光谷文明新风文艺展演、武汉优秀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等多场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获得区级奖项。
去年7月份,为了参演中国光谷社区文化节开幕式,乐团的胡冬荣,周邸华等人为保证档期,不仅退掉去外地避暑的火车票,还承担了原定住房的违约费。同年8月份,在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避暑的乐团主要成员,还主动参加当地组织的文化节活动,光谷“好声音”在鄂西南响起,武汉、重庆来避暑的游客也说,好久没有享受这么精彩的演出。
“组织社区乐团是服务群众的良心活儿,清风乐团成立后,坚持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传播了优秀民族文化,也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玉龙岛社区负责人尹玉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