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从“分析段落”到“你问我答”

语文课“活”了 小朋友们很喜欢

语文课变了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景纯

语文课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在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北京的故宫》一课的作业是画导游线路图、写导游词、回答“太和门为何重建”;学《夜间飞行的秘密》时,老师们要回答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提问“为什么讲雷达之前要先讲蝙蝠”“超声波还有哪些作用”。

“双减后,我校所有科目的课堂,都要求老师讲解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性,作业内容也要相应调整。改革后的效果很明显,以语文学科为例,很多原本对它不感兴趣的学生被激发出了兴趣,课下甚至开始了主动学习。”该校校长周爱华说。

语文课重逻辑思维

“以前一堂语文课可能要讲40分钟,现在一般控制在25到30分钟。”学校语文老师许阳婷说,讲解的时间变短后,老师需要调整语文的单元要素。

许阳婷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举例:“以前上这篇课文时,老师会分析段落层次,现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问,老师答。任何地方、任何问题都可以提,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有启发的可以提问。”

面对学生们“为什么课文的名字叫《夜间飞行的秘密》”“超声波还有哪些作用”等五花八门的问题,老师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备课。语文老师许阳婷说:“现在在课堂教学时,老师们会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深度学习能力,有时要让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班级展示,有时上古诗文课,我们会精心准备‘地图里的古诗’内容,把古典诗词赏析与地理科普进行融合,这样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究。”

许阳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把形象思维变成逻辑思维,让学生看到一束花能够想到画面,进一步想象整个花园。”

项目式作业变多了

课堂变了,作业也跟着变。据介绍,该校的语文作业中,抄写内容少了,综合性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多了。

以《北京的故宫》为例,学生们自组小组完成作业,每个小组的作业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将故宫分成了不同的块状,分块式介绍故宫。有的小组则是为故宫设计旅游路线图,并根据路线图设计导游词。

五年级(1)班学生陈一诺说:“我和我的组员负责故宫景点介绍,为此我们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最后选定了太和殿。通过这次作业,我们更了解故宫了,也更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当时技术的精妙。”另一名学生欣欣(化名)说,她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上课无精打采,但现在上语文,她会认真听,下课后还会主动加餐,去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除了课堂变、作业变,我们还在课后托管里加入不少传统元素,与课堂‘打配合’。”周爱华介绍。四年级(2)班李天雨说:“课后服务我们学过京剧、剪纸、扎染、中国结……要跨年了,老师们已经带我们深入了解了十二生肖,读有关‘兔’的诗句,剪小兔窗花。”

--> 2023-12-19 从“分析段落”到“你问我答”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6708.html 1 语文课“活”了 小朋友们很喜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