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郑晶晶 王晨曦 通讯员丁燕飞)年轻小伙频繁晕厥,多次检查总找不到原因,近日,他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发现病因在肺中。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取出堵在肺动脉中的血栓并将闭塞血管打通,小伙心肺功能明显改善。
小宋(化姓)今年23岁,家住武汉,每年体检正常,1年前曾因左脚骨折在家卧床休息了1个月,康复后,小宋一边规律吃药一边恢复工作,就在生活步入正轨时,他有一天上班时突然晕厥倒地,没过多久又恢复了意识。起初,小宋以为是骨折后体力没恢复,但接下来,不明原因的晕倒反复发生,他在8个月内晕倒4次,开始感到害怕,赶紧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求助。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张刚成和副主任医师刘心甜发现,小宋严重缺氧,血氧饱和度只有85%,远远低于正常人。结合病史,医生怀疑他可能得了肺栓塞。争分夺秒完成检查后,果然在其肺动脉里发现血栓。
通过进一步检查、甄别,刘心甜发现小宋可能同时患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常常让人忽视的心血管疾病,血栓在肺动脉内机化沉积,造成肺动脉堵塞,肺动脉高压,最终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张刚成介绍,急性肺栓塞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突然、易误诊、死亡率高,如治疗不彻底,急性肺栓塞里血栓沉积会逐渐机化,无法有效清除,堵塞在肺动脉内,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终不仅会加重心衰严重程度,还会使得晕厥发作愈加频繁。
对此,张刚成主任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对小宋进行了“全流程化”微创介入治疗,通过肺动脉取栓、溶栓、捣栓以及分次肺动脉球囊扩张术,不仅把堵住血管的新鲜血栓抽出来,还将已经闭塞的血管逐一打通。经过两次微创手术,患者从重度肺高压恢复到正常。术后,小宋恢复良好,心肺功能明显改善,12月10日,小宋顺利出院。
“导致晕厥的原因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心脑血管问题,肺栓塞也是其中之一。”刘心甜表示,肺栓塞的典型症状主要是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咳嗽等,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是最危险的一种,这种不典型的肺栓塞更容易被忽视。肺栓塞一旦发生,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
张刚成提醒,发生急性肺栓塞后,建议积极进行规范性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及时补充水分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适当运动、避免久坐等良好的生活方式都是有效预防急性肺栓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