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技术过硬的泌尿科专家还喜欢写趣味科普

他撰写的科普日记常成为爆款

患者可以扫码加陶维雄的微信,方便交流

陶维雄在病房里看片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赵梦昕 杨港琴

他是一名资深泌尿科专家,在繁忙工作之余玩转趣味科普,将临床的典型案例、常见误区,用俏皮的标题、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带网友“沉浸式”阅读,以便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特点。大半年来,他一手维护的公众号在患友群“出圈”,也成为很多人交流分享时收藏的爆款。

他是武汉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陶维雄,作为医院新引进的骨干专家,他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一批“患友粉”。近来,不少读者向本报推荐这位泌尿外科专家。

1

挑战技术新极限

他用硬核实力守护患者

“太感谢陶医生了,折磨了我五年的疼痛,终于找到病根了!”前不久,50岁的李先生(化姓)发来消息感谢。术后近5个月来,他几次复查的结果都正常。

李先生说,这5年来,他一直被私处的疼痛所折磨。他说,自己辗转跑了不少医院,均被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这几年药没少吃,左侧睾丸仍一直胀痛。有医生建议他做手术治疗,但李先生迟迟下不了决心。今年8月,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武汉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陶维雄求助。

患者第一次来门诊时情绪非常低落,一说起症状,脸上露出了担忧和恐惧的表情。陶维雄察觉到患者的情绪问题,于是一边拉家常一边问诊,从发病过程聊到看病经历,再结合过往的检查报告,陶维雄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作出判断:可以排除睾丸、精索等问题,那么睾丸持续胀痛,很可能是由其他病因牵累所致。

果然,CT检查证实了陶维雄的判断,患者的左肾内有结石,直径约2.6厘米,刚好堵在了肾盂、输尿管的连接处,由于结石的长期刺激,引发了输尿管上段痉挛,疼痛沿着神经走向放射至睾丸部位,引起睾丸持续胀痛。

“当务之急是尽快手术,取出肾结石。”陶维雄说,综合评估,患者适合的手术方式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台上,陶维雄屏气凝神“穿肾打洞”,小心翼翼地将内镜送入左肾,一点点击碎石头、取出石渣,并确保没有残留。

肾脏很脆弱,血液循环丰富,周围又有重要器官,尤其像李先生这样肾脏内没有积水的患者,医生在做经皮肾镜手术时的难度更大,首当其冲就是出血。“肾脏内没有积水,意味着肾实质就会很厚,穿刺针的路径就更长,有穿破血管的风险,所以医生操作时尽量选择肾脏血管分布少的区域,这要求医生对脏器的解剖结构要相当熟悉。”陶维雄表示。

从医20年的陶维雄,应对疑难复杂手术有丰富的经验。据李先生的家属说,“约1个多小时后,陶维雄完成手术,结石完全被清除,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

在武汉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各种高难度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传递温暖和力量 他用“话疗”解开患者心结

如果给陶维雄贴标签,很多人都会赞一句“患者之友”。诸多好评的背后,不仅来自他精益求精的医术,更源于他对患者的好脾气与耐心。

“您怎么不舒服啊”“别担心,问题不大,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在陶维雄的门诊,他像一位老朋友和患者交流,尤其是遇到病情复杂、症状反复的患者,他不吝啬自己的时间,耐心倾听,把自己交给患者。

记者观察发现,在陶维雄诊室的桌子上,放有一张带二维码的台卡,若门外候诊患者较多或是患者仍有疑惑时,陶维雄会主动“亮码”让大家“扫一扫”。“这是我的微信,还有不清楚的,或者不方便跑医院看结果的,随时留言给我。”

陶维雄说,“当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时,往往特别焦虑甚至会怀疑、不解。作为医者,耐心倾听,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对后续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87岁的吴婆婆(化姓)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一天跑几十次厕所,十分痛苦。渐渐地,老人双下肢水肿严重,但执意不肯去医院。在子女的坚持下,老人找到了陶维雄。在他的“话疗”攻势下,一直处于消极情绪的老人开始配合检查,就连家属都很意外,“陶主任,厉害了!”

检查发现,老人有严重的腰椎疾病,导致神经受压,引发了神经源性膀胱,还合并有复杂性尿路感染。也就是说,老人膀胱的收缩功能很差,无法正常排尿。陶维雄用药控制老人感染的同时,鼓励她用导尿管排尿,帮助膀胱逼尿肌恢复。老人一开始非常抵触,陶维雄耐心疏导、分析病情,吴婆婆将陶维雄视作最信任的医生,并开始配合治疗,现在水肿明显改善,排尿情况有好转。现在,每一次治疗、检查以及开药,老人都会拍照发给陶维雄,征询他的意见。

“感谢陶主任,是他的关心和安慰让我摆脱了心理恐惧。”吴婆婆说。像这样的患者,在武汉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还有很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提供个体化的诊疗建议,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心,给予他们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陶维雄表示。

3

做居民健康守护者 他利用休息时间写趣味科普

12月4日晚10时,忙完一天的工作,陶维雄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他的“科普日记”:“输尿管结石的表现主要是疼痛和血尿,但还有一部分人表现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如何预防肾结石?首先是增加每日液体的摄入量;摄入较多动物蛋白的人群,肾结石发病率相对更高;还要注意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

在陶维雄的笔下,一篇篇干货满满的科普迅速“出圈”。记者搜索发现,在“八医泌外”的微信公众号上,所有的文章都出自他之手,其中涵盖了典型病例、科普提醒、实用资讯等,就连标题也尽可能按照互联网传播特点,主打一个通俗易懂,如《频繁呕吐,也有可能是这种病》《又双叒叕发肾绞痛,我的肾怎么啦?》《消失的“它”》等等。

“健康科普与医疗、疾病预防一样都很重要。”陶维雄说,在临床,他遇到很多患者对泌尿外科疾病的防治有误区,如有些患者肾积水了也不看病,直到身体很不舒服了才来就诊,但肾脏已经出现了难以恢复的损害;有的误把前列腺疾病看作是性病;有的发现尿频、尿急时,乱用抗生素,反倒加重了病情等。

“什么叫医者?医生不仅仅是治病救急,更应该是一名健康守护者。”作为武汉市第八医院新引进的青年骨干专家,陶维雄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进行“翻译”,带给大家更多形象、有趣的科普,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这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科普文章越写越多,陶维雄在问诊时也很善于通过打比喻为患者分析病情。“如果把膀胱比作水库,那么前列腺就是水库泄水道中的一块石头,如果石头长大将水道挡住了,水库库容就会急剧上升,上游的肾脏也会排水不畅,导致积水。”这样一讲,患者就很容易理解,治疗配合度也更高。

--> 2023-12-14 技术过硬的泌尿科专家还喜欢写趣味科普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5935.html 1 他撰写的科普日记常成为爆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