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在世幸存者仅剩38位

南京大屠杀又添新证据

9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老人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张奇 丁鹏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丁鹏

“真相的探寻从来不会唾手可得。随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越来越多人开始帮助南京还原史实拼图。”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今年该馆又征集到文物史料1103件(套),包括侵华日军《从军日志》《野炮兵第十二联队本部战斗详报》以及一批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美国报纸原件等。

有学者认为,这些报纸不仅报道了日军在华暴行,也涉及西方世界的反应,尤其是对“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8人。

24岁小伙骑行拜谒17处丛葬地

除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区还分布着25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其中17处为遇难同胞丛葬地。国家公祭日前,各界人士纷纷前往这些地方缅怀遇难同胞。

12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南京古城墙东侧的挹江门丛葬地。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善堂、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先后收殓被侵华日军杀害的死难者遗骸5100多具,埋葬于挹江门东城根一带,该丛葬地由此而来。

在这里,记者与前来拜谒的徐帆偶遇。24岁的徐帆来自安徽,去年大学毕业后到南京工作。他对这座城市还不太熟悉,但2018年他参观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11日晚,他上网查询了解到,南京还有17处遇难者丛葬地,于是决定12日骑行逐个拜谒。

挹江门丛葬地是当天徐帆拜谒的第9处丛葬地。他告诉记者,虽然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86年,但他相信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那段苦难的历史。

拜谒过挹江门丛葬地,徐帆又骑上单车,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99岁老人讲述当年悲惨经历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谢桂英年仅13岁。她家原本是南京的菜农,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日军攻占南京前,她家刚刚盖起6间新房。因侵华日军到来,谢桂英和母亲、嫂子、弟弟等8口人逃往南京江北城郊避难,她的父亲、叔叔则留在家中照看。日军占领南京后,她的父亲、2个舅舅等5名家人被日军杀害,她的叔叔则躲在存放粮食的柜子里逃过一劫。

几天后,谢桂英跟着母亲回到南京城内,一路上的惨状吓得她不敢睁眼。她家的新房被烧毁,菜地被破坏,父亲的遗体也面目全非,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在南京,谢桂英曾三次遭遇日军暴行。“那年冬天,我带着弟弟去外面挖野菜,碰上了日本兵。日本兵把我弟弟摔在菜地里,然后提着我的两只脚在菜地上转来转去。我的头碰到石头,流了好多血。日本兵看我俩不行了,才放了我们。家里没有药,母亲用柴火灰按在我头上,现在还有个疤。第二天,弟弟就走了……”谢桂英回忆。

2002年,日本教师松冈环带着几名日本妇女到谢桂英家拜访。“他们说在日本看到我的照片,找了2年才找到我。听我讲了当年的遭遇,他们都向我道了歉。”谢桂英说。这一年,她参加了日本友好市民团体“南京大屠杀60年全国联络会”在日本多个城市举行的南京大屠杀证言会,将自己当年的遭遇讲给日本人听。

在国内,也有学校等多家单位邀请谢桂英讲述当年的经历。对她来说,虽然那段记忆让她非常难过,但她愿意讲给后人听,希望大家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12日,记者见到已经99岁的谢桂英老人。讲到悲愤处,原本坐着的她,紧握着拳头,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

南京大屠杀又添重要新证据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此前发布的消息,今年该馆又征集到文物史料1103件(套),包括侵华日军《从军日志》《野炮兵第十二联队本部战斗详报》以及一批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美国报纸原件等。

侵华日军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约180页,记录时间为1937年8月16日至1937年12月31日。它详实记录了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开展情报收集等工作。经专家翻译考证,木村中佐的全名为木村松治郎。

《从军日志》12月21日的日志中,记载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在我滞留期间就有上百件外国人、中国人来领事馆投诉的情况。日军闯入各国大使馆(部分例外)、民宅、学校,行径野蛮不堪。”

美籍华人鲁照宁又一次到南京捐赠125份美国报纸,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旧金山纪事报》《纽约世界电讯》《圣路易斯邮报》等14种。其中1937年12月6日的《纽约时报》和1937年12月14日的《芝加哥每日论坛》,均转载了日本报纸中有关2名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报道。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认为,这些报纸不仅报道了日军在华的暴行,也涉及西方世界的反应,尤其是对“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 2023-12-14 在世幸存者仅剩38位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5929.html 1 南京大屠杀又添新证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