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周欣 黄妍妍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劳动教育显得很不一样。这里的劳动教育基地,是荒废空地改建的,这里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与数字密切相关的。
“我们为劳动教育配备了智慧课堂平台、移动智能终端、多种互联网应用,让孩子们对劳动有了更强烈的兴趣。人人皆学人人有获,便不难做到了。”三角湖小学校长朱凤江说。
劳动教育不止于种菜
三角湖小学的阳光园三楼是片智能生态种植园,由荒地改建。里面种植的品种,是学生们投票选出来的,有凤仙花、生菜、黄瓜、蚕豆、番茄、辣椒等10种。
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学种植的同时,学校同步开发了相应的STEAM课程。全校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学习“STEAM普及课程”,社团的学生学习拓展课程,基础社团和特色社团互相打通,课程资源共享。
普及课程中,有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的融入。如在四年级科学课上,学生会学习种子发芽、种植初尝试、植物养护等内容;数学课上,学生会统计植物生长数据、撰写植物生长调查报告;语文课上,学生写植物观察日记、植物观察日记点评;美术课上,学生制作植物生长连环画……
成果能线上线下展示
三角湖小学制作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微课程,并把它们发布到了智慧教育平台。学生观看后,能通过文字、语音、拍照、视频录制等多种形式,在平台上发表或上传自己的劳动成果。
线下也有很多展示机会。平时,学生们凭借表现能获取红、黄、蓝不同层次的水精灵贴纸,兑换奖励时,有一项是“与校长进餐”,这一餐中的一道菜,就是由学生亲手种植、采摘的。
还有不少学生把蔬果采摘后,合作将其烹饪成菜:西红柿炒鸡蛋、蔬菜炒面、辣椒肉丝、艾叶青团……“炒菜时油溅脸上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两个小时做了一桌饭菜,很骄傲!”二年级学生刘柏言说。
三角湖小学还设立了校本节日“体验日”,在“智慧课堂”平台的帮助下,开展了以“劳动见证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也常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拓宽劳动视野。“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有丰富的互动形式,每位学生便都能成为劳动教育的主人公。”三角湖小学副校长余娟说。
朱凤江表示,伴随着项目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学习诊断与评价数据的动态采集,生成学生的五育综评雷达图,形成学生画像,记录学生特色活动,绘制学生成长轨迹,生成学生成长档案,并与家长端保持实时更新与反馈,协同育人,助力学生成长,让“双减”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