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周剑波 刘梦婷 王岩 实习生 李嘉宁
一提到刑事技术民警,您可能会联想到曾经的热播剧《法证先锋》,他们那抽丝剥茧、探究真相的技术本领和职业精神有没有让你为之震撼?在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刑侦大队,就有这么一名出色的刑事技术民警。
他叫冯俊青,现为黄陂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从警26年,冯俊青战斗在刑事技术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长达23年。他不畏艰辛,始终通过科学技术破解案件谜团,让证据“开口说话”,与犯罪分子较量着。让逝者安息,助生者团圆,冯俊青一直行走在寻找真相的路上。
喜欢安静的“门外汉”
选择从事刑事技术工作
近日,记者来到黄陂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初见冯俊青,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说话声音不大,逻辑性很强,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办公室朴素、整洁。
冯俊青从湖北警官学院文秘专业毕业后,1997年参警来到黄陂区公安分局武湖派出所,2000年转岗来到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一干就是23年。
冯俊青说,之所以选择从事刑事技术这个陌生的领域,和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不爱应酬,不爱喝酒,闲暇时喜欢看书,陪伴家人一起爬山。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性格,可能我很难在刑事技术领域沉下来。”冯俊青说。
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刑事技术民警,冯俊青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在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脱产学习3个月之后,冯俊青依然会时常来到该局进修,学习影像拍摄、痕迹检验等技术。在日常工作中,他将实操和自学相结合,遇到不懂的就请教老同事,加上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很快便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2003年开始,冯俊青开始独当一面:独立出警勘查现场,不再需要老师傅的带领。
谈到第一次利用刑事技术破获的案件,冯俊青记忆犹新。当晚,他正值夜班,前川派出所接到一起盗窃案,两名男子去朋友家做客,其中一人偷了钱包里的钱却拒不承认。在反复普法劝说无果后,冯俊青当即比对钱包上的生物痕迹,最终真相大白。
“我全程参与并最终破案,这是我第一次收获到强烈的成就感。”冯俊青介绍,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监控,没有证人,刑事技术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守护正义让逝者安息 痕迹比对锁定潜逃9年的命案逃犯
在长期的一线实战中,冯俊青很快成长起来,2013年开始担任技术中队中队长。他介绍,凡是比较重要的案件,刑事技术民警都会奔赴现场勘查,不管是肮脏的臭水沟,还是废弃的拆迁房,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需要细心地观察和记录,最后是细致地检验。”冯俊青总结道,每次进入现场,“看、听、闻”三个环节都会贯穿始终,即观察环境、倾听案情分析、判断现场气味。
2014年7月3日,黄陂公安接到报警,有人在前川街双凤大道一处待拆迁房内发现一具已高度腐败的女性尸体,经法医鉴定为被勒住脖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隔9年,冯俊青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形。
平静的辖区极少发生恶性案件,这起命案迅速引起黄陂警方的高度重视,分局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班。专班民警从海量的视频录像中找到了受害者最后一次即6月7日凌晨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的身影,她身边还有一名走路姿势怪异的可疑男子。民警在附近进行地毯式排查,最终于2014年7月12日从附近一工地锁定了嫌疑人为叶某贵。然而,叶某贵十分狡猾,自从离开案发现场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事不宜迟,专班民警迅速将线索汇总,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将叶某贵列为公安部B级逃犯。
九年来,专班先后换过3批民警,但所有民警都从未放弃。2023年7月21日,案件出现一线转机。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在命案积案攻坚工作中提供的线索,黄陂公安掌握到孝感市某地一流浪拾荒男子疑似叶某贵。
“警察,不许动!”7月25日19时许,叶某贵拾荒归来,立刻被专班民警牢牢控制。审讯期间,心存侥幸的叶某贵自认为容貌发生了改变,长胖了很多,起初一直负隅顽抗,以警方抓错了人为借口拒绝配合调查。
冯俊青连夜采集了他的DNA送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快速检测,DNA检测比对结果显示生物信息吻合,叶某贵身份确定,容不得半点狡辩。最终,叶某贵心理防线崩溃,如实供述了犯罪经过。
助生者团圆给群众温暖 “消失”8年的母亲与儿女相拥而泣
自2017年开始,黄陂公安便与民政部门合作,通过梳理历年来救助的流浪走失人员信息,统一对他们进行DNA信息采集入库,以便核查人员身份以及进行血样亲缘比对。近年来,冯俊青带队来到辖区救助站、福利院采集信息,先后帮助3个家庭团圆。
“妈!我是花花,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呀!”2022年6月22日,驱车200多公里从河南新县赶来的小花姐弟在冯俊青、法医孙旗的带领下,与河南民警来到武汉市黄陂春归老年公寓。
即便戴着口罩、换了发型,但郑夏丽(化名)一回头,小花姐弟便认出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哭着扑进了母亲的怀里。
此前,2022年5月,黄陂公安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发现了一条DNA比中信息。信息显示,2017年8月16日在黄陂救助站采集到的走失流浪人员郑夏丽的信息与河南省当地刚采集的一条郑姓夫妇的DNA比中。
据了解,2014年11月13日,郑夏丽在下地干完活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因她是间歇性精神障碍患者,家人发现她走失后便第一时间报警。2016年,其丈夫抱憾离世,其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儿女从未放弃过寻找,他们在全国各地苦苦寻人。家人们不知道的是,郑夏丽辗转流浪来到武汉黄陂,被民警发现后送到救助站,随后又被安置到老年公寓生活至今。
看着一家人团聚,冯俊青的内心顿时涌入一股暖流。能够运用所学的刑事技术帮助亲人团聚,他感觉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见证刑事技术不断进步 他说做幕后英雄也很有意义
记者走进黄陂公安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各类实验室一应俱全,还有许多先进的技术装备让人大开眼界。从事刑事技术民警23年,冯俊青见证了刑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前啊,我们出警都是带着小刷子,这些先进的光源设备都是没有的!”他介绍道。
尽管每一起刑事案件各有不同,每一项刑事技术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冯俊青始终坚信:再迷离的案件、再复杂的现场,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
23年来,冯俊青勘查各类案事件现场共计3000余起,通过现场提取的各类痕迹物证直接破案300余起,出具鉴定书300余份,无一差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多次荣获市局嘉奖,荣获公安部通报表扬1次、个人三等功2次。
“我们没有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轰轰烈烈,也没有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斗智斗勇,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安静地做着科学实验,但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守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冯俊青坚定地说,他很愿意做一名幕后英雄,因为这份工作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