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5日

为了儿子开始学习舞蹈 组队参赛刷新吉尼斯纪录

六旬妈妈带着患病儿子舞动人生

舞蹈中的常玲利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刘颖 刘仪聆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11月28日晚,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新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正在上演社区每月一次的联欢晚会,当嫦娥艺术舞团的舞蹈队登台表演时,台下一名男子热烈地鼓起掌来,因为这是他妈妈常玲利的舞团。

男子叫张博,今年37岁,心理年龄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因患有癫痫,随时可能发作。为了照顾儿子,常玲利20多年没出过远门,“除了去医院看病求医,哪都去不了,我和他只能窝在家里。”今年61岁的常玲利说,是舞蹈治愈了她和儿子的人生。

常玲利是为博儿子开心,才接触广场舞的。因为经常带着儿子跳舞,儿子也慢慢走出家门,发病次数明显变少。她也在圈内闯出名气,由一名初学者变成一名广场舞一级裁判员,之后又创立了自己的舞团,带领队员站上全国大赛的领奖台。

为了儿子开始学习舞蹈

常玲利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张博5个月大的时候,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未及时就医,落下后遗症,出现智力障碍、癫痫等疾病,一天要发病好几次,也没有自理能力。一家人自那以后就过上了时刻去求医的日子,原本温馨的三口之家陷入了阴霾。

张博的癫痫疾病夜间发病频率极高,一旦发起病来,常玲利和丈夫就得熬一宿守在张博身边。27岁那年,常玲利选择辞职,全身心照顾儿子。

“每一次往医院跑,都是一次希望,只要想到他能够早点好起来,我就不会觉得累。可是一天天下来,只剩下失望。”说起求医的过往,常玲利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努力,可儿子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终日耷拉着脑袋,杜绝与外界交流。

50岁那年,常玲利决定为儿子换一个居住环境,独自带着张博回到老家柏泉街新苑社区,丈夫则留在城中心上班。从此,夫妻两人过上了“双城”生活,丈夫每周放假都来看她们母子俩。

在老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带着张博出门,看到一群人在跳广场舞,张博一直盯着看,不肯走。舞蹈队的领队见状,便向常玲利发出了入队邀请。

“我这样的状况还能参加跳舞队吗?我不会跳舞,我的孩子也需要照顾。”常玲利一口回绝。

领队鼓励她:“不会可以学,而且你的孩子看得入迷,肯定也是喜欢的。”

看着儿子痴迷于舞蹈的眼神,头一次对外界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情感表达,常玲利决定试一试。

建专属老年人的舞蹈队

尽管腿脚不便,每到学跳舞的时间,张博都会主动帮妈妈拿物品,亦步亦趋地跟在妈妈身后,一改往日闷在家的状态。

当常玲利在广场上跳舞时,张博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有一次问他妈妈跳得好不好,他大声说好,我好激动。”常玲利笑道,没想到张博可以这样和她互动,人也变精神了,抬起了头,脸上带笑,有时还会跟着模仿,手舞足蹈。这更加坚定了常玲利练习跳舞的决心。

小区有一位邻居买了音箱,经常播放音乐,让常玲利带着社区一群老人跳操。后来,邻居将音箱转让给了常玲利,还建议常玲利组建一支舞蹈队,让更多年纪大的人参与。在大伙的鼓舞下,常玲利开始组建社区的老年舞蹈队,这便是“嫦娥艺术舞团”的前身。

今年73岁的黄莲珍是舞蹈团的初始成员,已经在舞蹈队十几年了。黄莲珍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跳舞,得知家门口有一支招收老年人的舞蹈队,就像一份从天而降的惊喜,她和丈夫一起加入了常玲利的舞蹈队。

“她像亲姐妹一样对待我们,带着我们四处比赛,常自掏腰包请老师来教我们跳舞,如果队伍里有谁不会跳舞,她非常耐心,一直教到对方会为止。”黄莲珍说。不仅如此,只要有提升的机会,常玲利就会想办法抓住。常玲利介绍,她曾报名参加由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举办的公益大课堂,这堂课从早上8时开始。天蒙蒙亮,她就带着儿子从位于东西湖柏泉出发赶到位于洪山区的洪山广场。坐公交,一乘换一乘,一路要2个半小时,这样她坚持了多年。

“她走到哪里都带着孩子,这么拼才有今天,我们打从心底佩服和感谢她。”今年72岁的队员杨腊生说,常玲利还自费为他们购买了比赛服装,这些年,他们学会了蒙古舞、民族舞等不同舞种,掌握了更多技能,是常玲利让大家的老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组队参赛刷新吉尼斯纪录

2016年,一位舞蹈教师告诉常玲利,有一个挑战“吉尼斯”舞蹈项目,但需要多人参赛。得知这个信息,常玲利十分兴奋,她决定筹建队伍参赛。

因为队员人数不足,常玲利决定到东西湖区各个街道,挨个找社区舞蹈队游说对方加入。为此,她还找到家住走马岭的热心朋友苗伟帮忙。今年41岁的苗伟是一名残疾人,两人是在一次演出活动时认识的。

“她来邀请我时,我没想那么多,查资料才发现是一个大型的活动,非常震撼,她想以一己之力组织了这么多人,太有魄力了。”苗伟说,尽管他腿脚不便,他仍愿意为常玲利的这份努力陪她拉队员。

常玲利和苗伟,带着张博坐公交在东西湖区四处奔波,半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一支500多人的民间舞蹈队。

苗伟说,筹备比赛期间,他从未听到常玲利抱怨或喊苦喊累。相反,她把团队照顾得很好,自费为一些老年队员购买物资,为大家协调场地、组织队员排练,忙前忙后。“她是我的一位好大姐,跟着她在一起,我也更开朗了。”苗伟告诉记者。

2016年,由常玲利牵头组建的东西湖区民间舞蹈队和武汉市其他地区的舞者齐聚黄陂木兰云雾山脚下,与全国另外13个城市的4.5万名广场舞爱好者一起,创造了当时最大规模排舞(多场地)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次比赛过后,常玲利的名字也“舞”出去了,她和她的团队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比赛。

“她在我们这里非常有名,我们一起到京山、杭州等地参加过各种比赛。”今年56岁的梅平军去年4月加入舞蹈队,她说退休以后也没想过自己的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因为常玲利的舞蹈队,自己也爱上跳舞了。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舞蹈成为了我的事业。”常玲利笑道。

成为社区晚会的幕后导演

常玲利和张博变得越来越乐观,这种变化,常玲利的妹妹常群莉看在眼里,打心里为她们高兴。“张博现在发病频率变低了很多,姐姐的时间也更加自由了,现在两个人都像获得重生一样。”常群莉说。

2020年6月,常玲利考取了由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颁发的广场舞一级裁判员证书,现在她除了带领团队参赛外,还经常参加各类比赛的执裁。

一袭黑色西装,打上领结,挺立的身姿,笑容明亮而温暖,看着裁判员常玲利英姿飒爽的模样,儿子张博似乎也知道母亲不一样了,有时会为妈妈鼓掌加油,有时会耐心地等候在比赛现场。

新苑社区副书记刘梦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社区每月月末都会举办一次社区联欢晚会,邀请社区文艺爱好者组队表演,每月这台晚会的幕后“导演”都是常玲利,正是她专业的组织和协调,保证了每个月的晚会顺利上演。

--> 2023-12-05 为了儿子开始学习舞蹈 组队参赛刷新吉尼斯纪录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4573.html 1 六旬妈妈带着患病儿子舞动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