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潘锡珩 吕锐)12月1日早8时,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调整工程开通试运营,地铁5号线向南延伸2站,周边超10万居民和高校师生出行更加便捷。
1日一大早,新建成的红霞地铁站刚刚打开卷帘门,早已等候在站外的数十名乘客就涌进车站。“太方便了,终于能在家门口坐地铁去上班了,至少节约10分钟。”刘女士边走边对记者说,她家住附近的福星惠誉东澜岸小区,以前要么骑电动车,要么步行,去中医药大学门口才能坐上5号线。现在线路延长到他们小区门口,对于她这样的通勤族是很大的利好。“昨天半夜看到新闻,今天就来赶头班车了!”
8时04分,5号线列车准时从高架站红霞站驶出,沐浴朝阳一路向北。阳光透过车窗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车厢内暖洋洋的,俯瞰车窗外,高架桥下的公园里各色植物五彩斑斓,相当好看。
站务人员向记者介绍,5号线调整工程全长约为2.61千米,均为高架线路,新开通的两站分别为红霞站和黄家湖(武科大)站。周边既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有福星惠誉东澜岸、爱家名校华城等大型小区,还有华中汽车生态产业园等工业园区。
记者看到,乘客中有不少沿线的大学生。“我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以前去中医药大学坐地铁,首先要坐公交,最远路程需20多分钟。现在步行几分钟就能上地铁,以后还可以坐地铁到邻校串门。”
70多岁的湖北经济学院退休教师张祖泰, 当日一大早从2号线起点站佛祖岭乘车,到积玉桥换乘5号线来到白沙洲,路上花了一个半小时,就是为了来看看5号线新开通的两个车站。“黄家湖大学城名声在外,作为老高校人,我早就想来这边走走看看,现在这边地铁开通了,所以我就赶在第一天来尝鲜。”
站内站外,还有许多家长带着幼童来“看稀奇”。“我们是看着这条地铁从无到有建起来的,它几乎和我家宝宝同龄,今天天气好,我们就抱着孩子来看看,以后到市中心更方便了。”徐女士对记者说。
武汉地铁5号线调整工程与5号线贯通运营,线路全长达到37.7千米,车站达到27座,可与2号、4号、7号、8号等地铁线路换乘。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架线路的两侧覆盖绿植,桥下的城市公园景色宜人,还有新建的儿童乐园和绿道等。红霞站的造型设计费了心思,建造时利用了两侧地形高差,建成层叠式花园广场景观。“红霞站”落地式立体站名竖立于此,站名立体字采用地铁标识色红蓝配色,结合艺术花箱布置,颜色鲜明,适合市民乘客打卡拍照。车站正对黄家湖五街,登上车站最高处,可以远眺黄家湖。黄家湖(武科大)站下方,一处处铺就鹅卵石的“雨水花园”分布在车站周边较低洼处,公共设施在较高处。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副经理汤武介绍,雨水花园根据区域内往年雨季径流量综合考虑,利用数据分析进行设计,通过地形高差,使下沉式绿地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形成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越往下的层级,植物配置的种类越丰富,形成一个小型湿地,提升区域渗水、渍水、蓄水,净水、用水、排水能力,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效果。
武汉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2月底,5号线正式开通,调整工程同日开工。5号线调整工程与5号线一起,连接主城区与黄家湖大学城,新开通的2站可新增覆盖师生和居民超10万人。该线路构建了主城与南部新城组群间轨道交通快速走廊,缩短南部新城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引导城市沿规划的发展轴线向城市外围扩展,可支撑黄家湖、青菱湖片区的城市空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