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上地铁飞驰,高架桥下城市公园美景如画。11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提前“尝鲜”这条即将开通的新线路。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吕锐 宋枕涛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摄影报道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吕锐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高架桥上地铁飞驰,高架桥下城市公园美景如画。11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提前“尝鲜”这条即将开通的新线路。
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线路全长约2.61公里,共设2站,起于红霞站,经过黄家湖(武科大)站,止于现运营的5号线终点站中医药大学站。
在黄家湖(武科大)站下方,一处处铺就鹅卵石的“雨水花园”分布在车站周边较低洼处,公共设施则在较高处。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副经理汤武介绍,车站建设过程中,雨水处理是重点考虑的问题。雨水花园根据区域内往年雨季径流量综合考虑,利用数据分析进行设计,通过地形高差,使下沉式绿地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形成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越往下的层级,植物配置的种类越丰富,形成一个小型湿地,提升区域渗水、蓄水,净水、用水、排水能力,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效果。
沿着桥下公园蜿蜒起伏的绿道步行,一路风景如画,不时可见前来散步、遛娃的市民。沿线还设置了篮球场、儿童活动空间、老年健身空间等体育设施,可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的需求。
“桥下空间原为带状绿地,功能单一,绿化品质不高,且慢行交通不连续。”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刘彦超表示,武汉地铁集团以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为契机,对该区域的绿地进行全面升级,通过“一线串珠”将站点、区间整体连通,并植入多个特色节点花园,在高架桥下形成花园群,让绿地带焕然一新。
在桥下花园穿行,桥上不时有列车穿梭而过。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沿线周边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在校师生超10万人。目前,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师生乘坐地铁大多靠骑单车“摆渡”,到湖北中医药大学站上车。该线建成后,两所院校的师生出校门后,步行10分钟内,就可以进入最近的地铁口。
此前的11月16日至18日,为期3天的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调整工程与5号线工程贯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会议圆满结束,5号线调整工程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标志着该线具备初期运营开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