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武建
十年实践,从点上开花到全域拓展,武汉海绵化建设的脚步愈发坚实有力。海绵城市正不断从理念落地成为实景,变成市民群众可观可感、触手可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青山区南干渠游园
“龙须沟”变身宝藏公园
11月14日,冬日暖阳下,长约5公里的南干渠游园如同青山区的一条绿色丝带,横跨4个街道22个社区,不少居民在此晨练、跳舞、游玩。
“这里改造后,再也没出现过一踩一脚泥的情况了。”家住青山区110社区的胡婆婆告诉记者,“新增的活动区都铺了透水砖,雨停后地面没有积水,这让我和跳广场舞的姐妹们不论天晴下雨都有了好去处。”
南干渠游园管理处负责人方雄介绍,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PPP项目子项目之一,海绵化改造后的南干渠游园开放已有5年时间,园区重建设也重运维,因此从“龙须沟”变身市民争相打卡的宝藏公园后,其颜值和功能一直“在线”。
该项目在“中国特色海绵样板”评选中荣获“景观样板”奖项,还获得欧盟环境专家组、英国污水治理机构等称赞,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海绵治理智慧。
武昌区德平路
“断头路”建成景观廊道
位于武昌杨园北部临江片区的德平路,是联系临江大道与和平大道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曾被原武九铁路北环线“斩断”为一条“断头路”,如今已一跃成为武昌区首条高标准海绵城市示范道路。
全长800多米的德平路,处处藏有海绵巧思。60米宽的道路有30米都被用来打造海绵景观带,通过透水铺装、景观绿化、滞留塘、旱溪、蓄水模块等多种途径,打造“海绵化”景观生态廊道。
据介绍,该道路采用一体化净水模块过滤设施,净化雨水并用于绿化喷灌和浇洒,充分体现“交通、人、环境、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的设计理念。
“以前是下雨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在该片区居住了20多年的邓同胜笑着说,“现在道路旁有口袋公园,过马路就是江滩,我像被公园式绿化环境‘包围’了,真是蛮舒服。”
经开区地铁·盛观尚城
“微整形”打造公园小区
走进位于经开区的地铁·盛观尚城小区,记者发现这一新建小区里的路面铺装非常考究:刷黑的车行道为透水沥青,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间隔配有生态植草砖,儿童游乐区采用现浇彩色砂基透水材料。
再看绿化带里,通过场地“微整形”,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旱溪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实现雨水自然渗透、调蓄错峰、生态净化。
该小区物业的刘经理经历过多场武汉暴雨“洗城”,2021年进入该小区后,对武汉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以前一下暴雨就提心吊胆的,担心地下车库积水被淹。现在不一样了,大雨时,路面来不及渗透下去的雨水会流入绿化带,再进行滞留、蓄水。透水铺装的路面,雨停后很快就干了,完全不影响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