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1/14的人群被它“压得”喘不过气

当心慢阻肺这个不动声色的“杀手”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张全录

专家名片

姓名:郭光云

职务职称: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担任武汉医学会第八届呼吸病学分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的诊治,对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就是生命,尽早行动”。据《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报告》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约1亿人,占总人口的1/14,慢阻肺被称为“不会呼吸的痛”。

世界慢阻肺日当天,极目新闻特邀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病区主任郭光云做客“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与广大市民聊聊慢阻肺的那些事儿,了解这个知晓率低但致死率高的“沉默的杀手”。

“沉默杀手”起病慢犹如“温水煮青蛙”

慢阻肺是指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郭光云主任提醒,慢阻肺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CT都不能发现有特殊改变,于是很多人长期将其误以为是慢性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将其归结于吸烟、体力、体质下降所致。因为起病慢,犹如“温水煮青蛙”,让人习以为常。一般情况下,慢阻肺从起病到影响生活,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要五年以上。这样强的隐蔽性,让它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不会呼吸的痛”,所以大家的知晓率低、致死率高。

在我国,平均每十四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其中,四十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3.7%,但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却仅有12%,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慢阻肺患者并没有或不知道要去检测自己的肺功能。

高危人群,建议体检加入肺功能检查

郭光云接诊的一位患者罗先生,60岁的年纪,烟龄长达20年,5年前开始有轻微咳嗽症状,但他完全没放在心上。2年前,他逐步发展到一活动就气促气短,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就在上个月,罗先生在家突然呼吸困难加重,家人见状不妙,赶紧呼叫120将其送到武汉市肺科医院。这次入院,罗先生已达到重度慢阻肺、呼吸衰竭,在ICU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一周,才终于脱离危险。

诊断慢阻肺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郭光云呼吁,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吸烟及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高危人群,可以在常规体检项目主动加入肺功能检查。她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肺功能检查能像测血压一样简单便捷。

郭光云提醒,如果任由其发展,重度慢阻肺患者呼气受限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连日常穿、脱衣的动作都会引起严重气喘,不仅呼吸系统受累,还会累及骨骼、肌肉、心脏等,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慢阻肺治疗、康复手段逐渐多样

谈起慢阻肺的治疗,郭光云介绍,当前慢阻肺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吸入给药为主。近几年,慢阻肺的可用药物增加了许多,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药物实现国产化后,在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下,疾病状态较轻的慢阻肺患者每月药费有所降低,极大减轻了负担。

严重的慢阻肺,需要在家中长期氧疗,也可以使用家用无创呼吸机,现在许多新的疗法都逐步开展起来了,慢阻肺疾病的治疗方法进步是非常大的。每次接诊慢阻肺患者,郭光云除嘱咐患者规范用药外,还会重点告知一点:戒烟或远离空气污染的环境。

另外,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也有很多创新方式。有职业粉尘接触史的刘先生,出现活动后气促症状已有5年,他以为慢阻肺没办法根治,一直也没有正规治疗。直到今年8月,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加重,无法入睡,这才来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四病区,经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呼吸康复治疗,气促明显缓解,可以一口气爬到4楼。

--> 2023-11-16 1/14的人群被它“压得”喘不过气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1781.html 1 当心慢阻肺这个不动声色的“杀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