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500余名退役军人把初心 和使命写在公交一线

武汉公交驾驶员李红永

武汉公交场站管理员孙建

李旺富和“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

武汉公交24路“退役军人示范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通讯员 龚娇

曾经,他们穿上军装,拿起钢枪,卫国戍边,将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如今,他们离开军营,摘下肩章,来到公交一线,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守护者。

角色变了、战场变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没变,武汉公交集团共有退役军人500余名,从“军营绿”到“公交蓝”,他们始终奋斗在一线,战斗在一线,退伍不褪志,涌现出一批典型模范代表。

近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走近这个群体,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看他们如何在岗位上再立新功。

武汉公交驾驶员李红永:

“为人民服务,处处都是‘练兵场’”

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两平方的驾驶室,李红永始将自己置身“练兵场”,永葆军人本色,坚持做好老百姓专职司机。5年来,他安全行驶万余公里,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三零”纪录。

脱下军装时

他也有过迷茫

怀着对军人无限的崇敬和向往,1992年,高中毕业的李红永背上行囊踏入军营,服役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班长”。

四年过去,李红永来到了转业的十字路口。他开过出租车,做过货车司机,但总觉得“差点什么”,直到2018年,年过40的李红永通过武汉公交集团的考核与培训,正式上岗成为333路公交驾驶员后,才渐渐找回职业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

333路沿途坐落着产业园区、学校、社区,一到早、晚高峰,便会突然出现大量人流,不仅常有乘客携带大件物品乘车,还会出现老人独自乘车前往偏远地区的情况。因此,除了把车开稳、开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李红永也下足功夫:遇到老年乘客,他会上前搀扶、张罗座位、格外照看;遇到拿着较重物品的乘客,他会耐心等待或是上前帮一把……许多乘客也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亲切地称他“永哥”。

换装不换“魂”

他还是那个“兵”

“为人民服务,处处都是‘练兵场’”虽然岗位变了,服装变了,但是军人本色没有变,自上岗以来,李红永在心中默默给自己上了一道“紧箍咒”,每天上岗出车前,他都严格按要求做好车辆“十检”确保车辆不带“病”上线,将公交车当成“战友”呵护。5年来,他安全行驶万余公里,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三零”纪录。

在遇到危险时,李红永身上那份不畏生死的军人胆气更加凸显。那是2月一次晚高峰,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一辆黑色的私家车发动机处蹿出一人高的火苗和白色的浓烟。

“当时车头烟很大,火苗蹿得很高,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会危及路过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李红永没有丝毫犹豫,拿起车里两个灭火器冲了上去,与车主一起扑救。3分钟后明火终于被扑灭,白烟也渐渐变小,李红永确认火势得到完全控制后,才拎着灭火器小跑回车上继续运营。

当被问到“万一车子爆炸了怎么办?”他说“没想那么多”,随即憨厚一笑:“当过兵的人嘛,总是会有一种出现危险时必须马上解决的条件反射,不会想到生死的。”

加披“志愿红”

他把为民服务延伸到车外

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两平方的驾驶室,李红永始终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刚下早班的李红永正在补路,现在那段破损的路好走多了,为他点赞!”去年12月,刚结束运营驾驶员李生兵一下车,就忙着和同事分享刚看到的一幕。

原来,神墩三路高科园二路因近日施工仅留下一车道通行,加上过往重型施工车辆碾压,导致路面出现约2米长60厘米宽的凹槽破损,李红永发现问题后,便自带铁锹和桶,将路面施工留下的碎石料反复填补到破损处,并不时引导过往车辆平稳通过,就这样一桶接一桶,历时一个半小时,终于将路面填平。在他的带动下,同事们也形成了定期巡路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道路隐患、进行修补。

在工作之余,李红永还加入了武汉公交“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常和队员们走上街头开展各式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中、高考期间,李红永也会来到线路周边考点,通过设立“爱心”服务驿站、成立助考应急车队、维护考点周边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举措,为学子们护航。

武汉公交场站管理员孙建:

“献血救人是在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

在我国,拥有Rh阴性血型的人仅占0.34%,这一血型因稀有被称为“熊猫血”,而孙建的AB型Rh阴性血,更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每一万人中才有三人。从2002年起,他就开始无偿献血,21年来累计捐血量已达15000毫升,是当之无愧的“熊猫大侠”。

化身“熊猫大侠”

21年献血量相当于人换血4次

“时间就是生命,现在有病人急需血,我必须第一时间过去捐献血液。”11月3日中午12时,看到武汉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发布的协和医院急需AB型RH阴性血小板消息,孙建立刻赶到血液中心捐献了1个治疗量。

今年43岁的孙建,2012年部队转业后就一直在武汉公交集团工作。他自从得知自己是“熊猫血”,就开启了无偿献血“开挂模式”,也因此成为武汉市血液中心组建的稀有血型互助会首批成员。后来,只要知道血站有需求,孙建就会主动去捐献,一坚持就是21年。

为了保持血液的最佳状态,孙建经常运动健身、保持健康饮食,“坚持每天慢跑三五公里,原来爱喝的啤酒也不喝了,一喝转氨酶就容易超标。有时跑步看见万家灯火,就想到我献过的血可能救了这楼上的某一个人。”

“献血救人就是在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孙建笑着说道,截至目前,他已累计捐血量已达15000毫升,相当于把一个50公斤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换了接近4遍。

“热血”守护生命

用行动践行军人优良品质

献血就是救人,这种信念早在2001年就埋在孙建的心中。

那时,他还是新兵连的一名战士,偶然一次,从电视里看到当地旅游巴士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伤员急需输血救命,孙建便萌生了献血的念头。

2002年5月4日,他返汉路过一辆采血车,便去献了血,意外得知自己的血被称为“熊猫血”。于是,在部队服役12年间,孙建立功不断,献血不断,复员到武汉市公交集团后依旧坚持。

有时他趁着部队休假去献血,有时他从工作岗位上请假去献血,有时他在除夕夜深夜冒着风雪出门去献血,还有的时候,是家庭旅行出门的路上,折返回去献血。

“当上公交司机后,因为开车不能分心,错过了几次应急救助献血,心里很内疚。”没过多久,孙建就主动申请调换工作,从收入高的驾驶员,调到洗车岗位,每天凌晨四点半就要到岗工作,但孙建却乐在其中,不仅自学洗车机故障排除知识,还自备工具为洗车机量身定制“清洗服务”,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如有需要随时叫我”

带动更多人献上“一臂之力”

随着对血液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孙建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献血十次,不如带动十个人都献一次血”,于是他走上街头发放无偿献血公益传单,利用QQ、微信等平台宣传公益献血,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固定献血者。

2019年7月21日,稀有血型互助会发布了一则求助信息:武昌黄女士父亲因肝病住院,急需AB型RH阴性血,而武汉市血液中心库存量告急,患者命悬一线。

孙建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搏斗,时间就是生命,耽搁抢救时间患者就可能就挺不过来。”孙建想到可以通过媒体召唤更多隐藏“熊猫大侠”前来相助,于是在孙建的奔走和市血液中心积极配合下,5位“熊猫大侠”连夜凑足1600毫升备血,为病人救助营造了宝贵机会。

2022年3月5日,在孙建的倡导和努力下,武汉市首支由稀有血型献血者组成的应急保障服务队成立,默默守护着江城稀有血型病患的用血安全。自保障队成立以来,累计参与应急献血386人次,献血量86400毫升。

武汉公交驾驶员李旺富:

戴上贝雷帽传递志愿精神

武汉公交24路的司机师傅中有不少退役军人,李旺富就是其中一名。2018军运会筹办期间,这名退伍老兵心潮涌动,牵头组建“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队员均为退役军人,发展至今共有60余人。

入伍是部队尖兵

退役成公交达人

在成为公交驾驶员之前,李旺富在军营里打拼了10年,期间先后立功17次。2010年12月从部队退役后,入职武汉市公交集团三公司24路担任驾驶员。

24路是一条道路情况十分复杂的线路,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违章和事故。“开公交不比行军打仗,不能急,作为公交车司机,我是新人,一切要从头学起。”李旺富常向前辈们“取经”,同时把严谨的军人作风和专业的职业技能也带到工作中。

在行车中,他恪守“中速行驶”的原则,坚持做到“五不开”——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违章车、不开故障车、不开凑合车;并在不断的驾驶实践和摸索中,总结安全驾驶操作做法,坚持你快我就慢,你超我就让,你挤我就靠边,你抢我就停车的原则。

从业13年来,李旺富安全行车超过17.6万公里,服务过的乘客超过58万人次,一直是零违章、零投诉。

开了6年头班零误车

服务意识刻入骨髓

凌晨4时许,李旺富总能自然醒,自2016年提出开头班车申请以来,他练就了不输给闹钟的生物钟,从未有一次迟到。

为方便乘客乘坐头班车,李旺富特意做了一些小卡片发给乘客,卡片上有班车到达每一个站点的时间,还留有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解答乘客在乘车中遇到的问题。

营运过程中只要有老弱病残孕乘客上车,李旺富总会习惯性地多看一眼。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盲人奶奶乘车,李旺富看到后,立刻从驾驶室走出来上前搀扶。奶奶姓周,经常搭乘这趟公交,一来二去,二人渐渐熟识,李旺富给老人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来,李旺富得知周奶奶老伴身体不好,他便定期去二老家里探望。在李旺富的带动下,线路上更多司机走进社区,每月定期帮扶困难户和孤寡老人。

从事公交驾驶员以来,李旺富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以“优质暖心”的服务当好老百姓的专职司机,于2019年5月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3月被评为武汉楷模最美退役军人,今年再次获评武汉市劳模。

戴上“红色贝雷帽”

将志愿服务精神传递更远

“请大家排队有序乘车”……几名戴着红色贝雷帽、挂着红袖章的公交志愿者正在站台上,过往的市民乘客纷纷投来赞许目光,他们正是武汉公交集团24路“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2018年武汉军运会筹办期间,身为退伍老兵的李旺富心潮涌动,牵头组建起“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20多名队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伍军人。队员们主动承接了钟家村站点的全天候志愿服务,业余休息时间,大家就进行军体拳、队列训练,通过集训,重温部队生活。

军运会结束后,“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仍在延续,队伍现已有60名成员,每逢节假日和社会重大活动,就会到公交站点帮扶老弱病残孕等乘客。不断凝聚的志愿服务力量也让24路线路职工拧成一股绳,如今,24路成为武汉首条“退役军人公交示范线”,“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获评武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换装不换心:

武汉公交退役军人续写新华章

在武汉公交集团,共有500余名退伍军人,他们秉承部队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成了城市窗口一张靓丽名片。

让退役军人

在不同岗位绽放光彩

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现有在册职工2.4万人,其中退伍军人500余名。他们来自不同的军营,有的肩扛钢枪守护过祖国边防线、有的背着沙袋参与过98抗洪,也曾立过军功、受过嘉奖。退役后,他们来到公交一线,成为公交驾驶员、修理工、反恐安保员、管理人员等,带着军人情怀继续逐梦。

“那段军旅岁月为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瞬间。”原服役于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降兵某部的复退军人牟永卫告诉记者,转业至公交集团反恐安保大队后,他非常感谢这个集体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并表示将继承和发扬部队光荣传统,继续为公交反恐安保事业、为大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部队当了5年火控雷达兵,如今是公交保修技工的杨凯十分感慨:“在部队,我褪去了浮躁不安,学会了坚强勇敢,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转变。进入公交后,工作稳定、生活美满,今后会继续发扬军人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带领小组队员们多为一线司机和武汉市民服好务,多为国家做贡献。”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退伍军人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精神,武汉公交集团对退役军人采取多样化的管理办法,积极搭建成长平台,畅通成才渠道,使退役士兵安心工作,积极进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公交线化身

城市流动的拥军名片

清晨,24路公交车从始发站驶出,汇入涌动的车流,车身上“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字样十分醒目,车厢也“别有洞天”——处处张贴着全民国防教育、战斗英雄邱少云、“退役军人示范线”的照片、简介,让乘客在无形之中接受国防教育的精神洗礼。

“曾经当过兵,永远是个兵;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忠诚。”李旺富说,“退役军人示范线”为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示范带动作用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对大家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除了24路,武汉公交集团在融合公交为民服务和退役军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基础上,还积极打造了588路预备役军人号公交线路以及549路退伍军人先锋队等服务品牌。

部队生活不仅铸造了这群老兵坚韧的品格,更坚定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拾金不昧、扶老助幼、见义勇为……每天都有暖心事儿在这些线路上发生。身为退役军人的驾驶员们驶过流动的街景,听过千万声感谢,虽然名字各不相同,却都以“军人”之称被这座城市铭记。

部队生活不仅铸造了这群老兵坚韧的品格,更坚定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拾金不昧、扶老助幼、见义勇为……每天都有暖心事儿在这些线路上发生。身为退役军人的驾驶员们驶过流动的街景,听过千万声感谢,虽然名字各不相同,却都以“军人”之称被这座城市铭记。

这个群体也相继涌现出众多省市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扎根在公交、成长在公交,在公交一线工作中不断绽放光彩。

--> 2023-11-13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51285.html 1 500余名退役军人把初心 和使命写在公交一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