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热点热议
近日,“南京理工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冲上热搜。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策划发起并组织实施“暖心饭卡”项目,8年来,受助学生累计达26515人次。(据11月5日光明网)
据介绍,“暖心饭卡”项目利用大数据技术,同时发挥辅导员职能,实现受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学生无需申请,学校悄悄将暖心送给学生。
无需申请、不用审核、悄悄发放、名单保密,这几个关键词,让“暖心饭卡”体现了真正的暖心。因为这样的“暗中帮助”,带给贫困生的却是阳光与体面,最大程度维护了贫困生的尊严,体谅了贫困生的处境,又能让贫困生及时得到资助。这种为人着想的同理心,比资助本身更让人感动。
《朱子家训》有云,“善不欲为人知乃为真善”。南京理工大学的做法,类似于做好事不留名的真善。这也表明,真心想要资助贫困学生,根本用不着大张旗鼓,现有的大数据技术足以解决对贫困生进行“摸底”的问题,加上还可以通过辅导员了解实际情况加以甄别,根本用不着学生自行申报或者上台演讲介绍困难情况。
“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让人感到暖心,就在于将心比心,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做好事,这样的善举滋润人心。南京理工的“暖心饭卡”还有个特点,除了学校基金会率先出资100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启动项目,后续运行主要依靠广大校友师生的爱心捐赠。截至今年10月,共有5658人次捐赠,爱心金额达578万余元,其中单笔最高金额100万元。捐赠次数最多的是一位尤姓校友,累计捐赠1800余次,合计捐出10万余元。
以校友师生的捐赠来充实“暖心饭卡”,可谓是以善养善。它保证了“暖心饭卡”的蓄水池有不竭的源头活水,可以不断实现良性循环。可以说,校友师生的爱心是“暖心饭卡”的坚强后盾,以校友资助校友,也能让爱心得到传承,因为沐浴校友爱心成长的受助者,深知爱心的可贵,将来也可能成为传递爱心的人。
有受助的同学说,今年3月,他发现饭卡里多了160.7元,欣喜之余,一头雾水。后来他知道是“暖心饭卡”项目的资助,第一个想法就是感恩母校,等以后自己有了经济基础,一定会支持这个项目。
“暖心饭卡”润物无声,又埋下了爱心的种子,可谓是善莫大焉。类似的善举还有不少。10多年前,厦门大学开始向全校全日制学生提供免费米饭,后来又提供免费矿泉水和厕纸。2022年,该校深圳校友会提议,就母校的“学生免费白米饭及矿泉水”项目设立“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项目,并承诺承担首期10年的资助费用。据测算,这项费用一年要666万元,10年共6660万元。
为贫困生悄悄充值“暖心饭卡”,不仅是以适当的方式资助贫困生,还会形成爱心的双向奔赴。这样的善举,值得弘扬和借鉴推广。
声音
人民日报:“暖心饭卡”,科学精准,又富有人情。暖心的背后,是走心。多站在需要帮助的一方想一想,多一点精细管理、现代手段,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而不是抱着敷衍塞责的“完成”心态,何愁找不到深受欢迎的“暖心”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