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徐海钧 朱治兴 黄亦彬
正是丰收的季节。
在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新岗村,“太子稻”在晒谷场上铺成一片金黄。村子里房屋整齐排列,路面干净整洁,60多岁的居民胡正茂,正拿着扫帚,打扫着村里的道路。
胡正茂做的,是纯公益性的劳动。在新岗村,同样从事纯公益性服务的,还有一个28人的服务团队,他们的电话公布在一个“新岗村十分钟服务承诺明白卡”上。他们承诺,村民遇到事情拨打电话,“十分钟服务到位”。
孟宗故里,孝满澴川。近年来,孝昌县委、县政府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三农”工作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结合点,大力推进“全域创建·百村提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播撒文明种子,涵养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乡村,创建了周巷镇新张村、王店镇敦厚村2个“全国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乡镇,8个省级文明村,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80%、85%。
文明实践品牌照亮民心
新岗村位于孝昌北部,由原来的高岗、齐岗、草塘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20个自然湾近4000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
新岗村如何实现善治?村“两委”积极破题,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探索出“支部承诺—团队践诺—群众评诺—组织考诺”的工作闭环,结合新岗村实际的“十分钟服务承诺”工作机制应运而生:村民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由服务承诺团队成员在十分钟之内到达现场,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帮助,通过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实现帮一帮。
服务团队最开始只有几个村干部,后来有呼必应换来一呼百应,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纷纷加入。
在新岗村,十分钟可以做很多事。家里的电器坏了,打个电话就有专业人员上门维修处理;自来水管出问题了,打个电话也有人上门免费维修;养殖碰到什么问题,合作社负责人立马前来指导……
“十分钟服务承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了一个享誉全镇的服务品牌,2022年作为文明实践成功案例被全县推广;服务发起人胡五清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孝昌县邹岗镇阳光小区,50多岁的居民吴宗宝,悉心照料着80多岁的陌生老人夏秋安。吴宗宝是邹岗镇长者互助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夏秋安老人独居多年,吴宗宝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做饭洗衣,无微不至。
阳光小区位于邹岗镇邹岗社区,现有居民312户708人,是易迁户集中安置点。
在探索基层服务新模式的进程中,为了让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安心、能融入、能就业,阳光小区聚力打造“十心十室”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志愿者协会、新风文明理事会、互助服务队等自治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组织服务体系。
以十心建十室,用十心办实事。贴心服务室定期给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小家电维修、修鞋、缝纫等服务,会心创作室供老年人排节目、练书法,还有童心文娱室引导小朋友做游戏等等,全方位、零距离开展便民服务,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自入住以来,“十心十室”便民服务中心重点解决小区居民就医、就学、娱乐、生活等问题3000余件,评选“服务群众好会员”23人,不断拉近了组织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此外,卫店镇有“小夏说法”理论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服务;小悟乡充分发挥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教育、文化、健康体育等五支志愿服务队特长,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00余次,受益群众6000人次。
传统文化滋养澴川大地
在小河镇街上,叶云生正在整理着自己的作品集。“《红色的土地》《烽火澴川》《热土忠魂》这三部,我称为‘红色三部曲’。”
叶云生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今年已是74岁。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从小听着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故事长大。退休后,他开始走村串户,寻访红色遗踪,瞻仰革命旧址,凭吊烈士遗迹,依托本县优质红色资源,深入发掘革命事迹,让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复原纸上。
书孝昌历史,状孝昌风物,讲孝昌故事,颂孝昌英雄。像叶云生这样的文化名人,小河镇还有孝昌雕花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玉义和国家一级书画家胡在田等2位80多岁老人。
“小河有‘三老’,三老如三宝。”张玉义、胡在田和叶云生被孝昌县当成了“宝”。他们,承担起了传承乡风文明和乡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任。
2020年12月,叶云生工作室在孝昌县小河镇文化中心正式成立。张玉义也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获得“三区人才”专项补贴等支持,潜心创作,传承非遗文化。胡在田诗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展大赛中获奖,并入选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展出。
走进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秋日的暖阳轻柔地洒在知青点老房子的红墙砖上,将墙面的手绘知青形象映衬得格外鲜活。
青山村位于孝昌周巷镇北部,种茶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100多名知识青年响应号召插队来到这里,与当地农户共同生活、劳动、学习,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2年,湖北省部署“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孝昌县是全省首批试点,将周巷镇青山村作为示范点打造。
经多方共谋,绘就青山村发展蓝图:将知青文化、孟宗文化、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建设知青民宿、知青农场、知青文化馆、幸福食堂、景观塘,孟宗文化馆、孟宗竹园、青山口渡漕、生态茶园、茶艺温泉民宿等。
如今,知青点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这个昔日偏僻的小农村,如今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这个“十一”,知青点的民宿火爆,武汉等地游客纷至沓来。
同样火爆的还有王店镇的磨山村。磨山村融合石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打造磨山村史馆、农耕博物馆、石艺博物馆、民俗文化馆和中原突围磨山纪念馆。这个传统的以制作石器出名的村子,也变得文艺起来。
在此基础上,王店镇深挖磨山村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中原突围纪念广场和磨山五馆,广泛持久免费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和石艺文化宣展,为来访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游学内容。
2023年,王店镇接连承办国家级、省级大型精神文化活动。2023年“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全国村晚示范展演湖北选点3个,其中磨山村首战出场,圆满举办;2023年6月,全省乡村阅读季现场会在王店镇新岗村成功举办……
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涵育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30年来,孝昌不断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创作文艺精品,完善孟宗孝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提升孝昌文化社会影响力;因地制宜,谋划创建一批A级景区、农旅养融合示范点、荆楚文旅名镇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重点打造孝文化和红色文化品牌。
如今,在孝昌,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浸润和脉动。
孝风良俗育出文明风尚
这几天,孝昌县周巷镇的唐建平十分忙碌。他创办的孟宗博物馆,要改造升级了。
周巷镇是孝子孟宗哭竹故事的发生地。20多年前,唐建平开始收集古代民俗类生活与生产用具,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创建以孝子命名的孟宗文化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孝道文化,传统家风。据介绍,博物馆共展出古代石雕、木雕,牌匾,文房,陶器,瓷器,字画,以及民俗类生活与生产用具等藏品3000余件,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文化中体现“孝道”内涵的实物,展示了历朝历代孝道典型,挖掘了孝文化形成的根源,为探索新时期幸福家庭建设贡献了丰富的孝文化力量。
博物馆开馆以来,坚持免费向父老乡亲开放,2022年获评“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
不仅有历史的。
近些年,孝昌县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在邹岗镇,唐根根是个名人。他先天肢体二级残疾,身高只有1.4米。2016年大学毕业后,唐根根接管了家里的羊群。在咬牙攻克了疫病防治等技术难题后,2017年底,唐根根实现纯收入6万多元,成为自主脱贫的典范。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唐根根建设了高标准羊舍,成立了“根根种养殖合作社”。2018年底,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1000多只,他还为17户贫困户免费赠送种母羊18只,无偿传授技术,带动大家致富。
2019年,唐根根当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在周巷镇青山村村委会门口的宣传栏上,刊登着“天使村医”何志英、“大孝儿媳”刘青枝、“中国好人”周冲的事迹。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汪耀峰、“中国好人”臧文根、“全国文明家庭”蒋志刚……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孝昌广泛宣传推广先进典型,营造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明是非、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为文明乡风的培育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在邹岗镇太子村,孝风良俗进万家活动持续开展,通过开展以讲孝亲、兴厚养薄葬之风,讲孝诚、兴勤劳致富之风,讲孝德、兴向善向美之风,讲孝雅、兴爱护环境之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引导村民知孝行孝、向上向美的生活方式,每月由村民评出孝老爱亲、公益奉献、勤劳致富、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然后进行表彰;在观音湖金盆村,《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办法落实开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孝风良俗、道德模范的感召下,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孝昌成型。
共同缔造魅力梦里花园
“原来我家是因为门口堆放了杂物被扣分了,今后一定要整齐摆放。”
“我家圈养的鸡跑出来弄脏了道路没及时清理,被扣了分,下次一定注意。”
在孝昌县邹岗镇牛迹村“流动红旗公示栏”前,村民们纷纷议论着自家扣分的原因,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拿下小红旗。
身处牛迹村,满眼是美景,处处彰显和谐幸福景象。
牛迹之美,美在文明。
2010年,牛迹村村委会决心下大力气改变村庄环境面貌。经过充分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决定成立小夏湾“乡风文明理事会”,由群众选出7名有能力、有代表性、办事公正、乐于奉献的村民组成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工作无报酬、无特权,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湾内环境整治、田地管理、扶贫救弱、调解矛盾、法制教育、惩恶扬善、乡风民俗等方面事务,协助村委会共商共治。
理事会成立后,带头筹集资金将水泥路硬化到各家各户门口,解决了群众下雨天出行难的问题。牛迹村成为当时邹岗镇第一个自筹自建户户通的村湾。
紧接着,筹集资金安装路灯、整治乱搭乱建、改造刷白房屋立面、进行垃圾分类、开展卫生评比、引领文明新风尚……一件件事有效落实,顺利推进。湾里的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各家房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建了起来,环境越来越好,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因为治理有方,牛迹村先后获评为“中国幸福村”“中国特色村”“孝感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多年来,社会风气淳厚,村民家庭关系和睦,敬老养老蔚然成风,村民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掏心窝子的事儿做多了,干群关系自然就紧密了。这是王店镇新岗村村委会几名干部最深的体会。推行“十分钟服务承诺”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以前的“被服务”“站着看”,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干”。
村民胡正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从事养殖的过程中,村里给他提供了很多技术方面和贷款方面的帮助,让他的养殖产业逐渐走上正轨。为了感谢村里的帮助,胡正辉也主动加入到服务团队,为村里其他养殖户在技术指导方面兑现“十分钟服务承诺”。
“我们这个服务团队也有一个不断壮大的过程。刚开始,是由村‘两委’的成员来提供这样的服务。现在,我们原来的服务对象,也成了我们十分钟服务承诺的践行者,加入到我们这个服务团队,来服务其他的村民。我们的服务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准。”王店镇副镇长、新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五清欣慰地说。
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孝昌县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成为“共同缔造”的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一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共同缔造成果转化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群众的理解与参与,成为孝昌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内在力量。
周巷镇青山村在建设知青点的过程中,为了符合村庄规划布局,与景区更相融,村民刘幼明慷慨拆了自家挡住主路的院子,刘理华果断扒了家门口的厨房和菜园,刘彬主动让出了自家的一亩地来建停车场,76岁的刘从亮老人也毫不犹豫地将自家的房子让出来做知青民宿……
以道德建设为基,文化建设为根,文明实践为本,孝昌厚植孝义文化沃土,干群双向奔赴,在乡村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文明、温馨的孟宗故里,正成为孝昌人的梦里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