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高一新生申请一半时间不进课堂

校长答应了:拔尖创新人才苗子要个性化培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裴嘉琦 实习生 朱云昭

高一新生入学前先跟校长“提条件”,希望“一半时间不进课堂,用来学数学”,校长居然答应了。这“怪事”发生在武汉爱莎文华高中。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而前不久,这名叫孙玉涛的15岁男孩,用一张2023“全球院士挑战赛”数学领域论文一等奖的证书,证明了校长的眼光。

1

“挑战”院士的少年

2023“全球院士论坛”由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发起,并担任论文评委,论坛内容覆盖了人类发展的12个方面。在本次论坛的“全球院士挑战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高中的优秀学子参赛。

“自己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院士们的肯定,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获奖后的孙玉涛表示,“我正巧整个暑假都在忙着写论文,后来学校老师告诉我有这项比赛,我就拿出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扩充,没想到能拿到一等奖。”

这是一篇全英文论文,主题译成中文意为《一种计算随机动态系统状态转换首达时概率密度的快速算法》。为何刚步入高中就开始写论文?孙玉涛笑着说,自己已经自学完成了多门大学本科的基础数学课程,“学到一定程度,对有些知识感到好奇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就想把它写出来。”

在北京领奖时,武汉爱莎国际教育园区总校长贾茜博士问孙玉涛获奖感受,他只是从技术层面答道:写论文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研究,去查资料,去往纵深发展。

而贾校长提醒他,“你注意到了吗?几位院士评委致辞时都提到同一句话,‘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未来的科学家、创新者和领导者’。获奖证明了你的天赋,但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是仅凭天赋就获得成功,科研之路除了需要有不断学习、不怕挫折、不断创新的勇气,还要有改变世界和造福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谈条件”的学生

孙玉涛和贾校长的相识,也有一段故事。

中考前,孙玉涛与父亲一起考察了多所高中,初步对爱莎有意向后,他给贾校长提了一个要求:我能否有一半时间不进课堂?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数学。

在其他人看来无理的要求,却让贾校长眼前一亮——她是中美教育比较与研究专家、STEAM课程研究专家,曾培养了湖北省唯一一位本科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高中生,而那名学生就很有个性。

贾校长进一步了解到,孙玉涛在美国读完小学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武汉。他的中考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对数学学习极具热情,且已在美国数学竞赛AMC12中取得进入AIME的好成绩。

于是,贾校长答应了他的“条件”。很快,老师们也发现孙玉涛的确极具数学天赋且高度自律。孙玉涛却对记者说,自己绝不是什么天才。

“我就是喜欢数学,小学四年级时读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数学。”孙玉涛说,后来到了初中他更喜欢钻研数学,觉得很多公式都特别“美”,于是不知不觉学完了多门大学基础数学课程。

孙玉涛从小就没上过补习班,但每周都会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我也会‘刷题’,但只做必要的练习量,我更喜欢循序渐进地挑战高难度的题,有时候实在弄不懂,就先放着回头再学,最终明白了就有很大收获。”

3

个性化培养的基地

“只上半天课”的孙玉涛在老师的帮助下,合理地规划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升学规划,每天都非常充实。目前,他正在积极准备美国数学AMC12竞赛,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竞赛以及英国物理BPhO竞赛。

孙玉涛说,他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与数学相关的应用科学家,能够让数学帮助自己去解决生活中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这个目标决定了他不能成为“偏才”。

“国家正在花大力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这样的人才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像孙玉涛这样的孩子,就是很好的苗子。”贾校长说,武汉爱莎为这些好苗子不计成本地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在配置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升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还为他们开设了哲学、中外文学等人文课程,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将来改变世界、造福社会的远大理想。

贾校长透露,这些学生已经进入武汉爱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习。这个基地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多个前沿STEAM项目研究实验室,共同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地将成立由中外院士领衔、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的导师天团,让对某些学科具有天赋或特别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可以无缝衔接大学、研究生教育。”贾校长说,正式培养方案将很快对外公布。

--> 2023-10-24 校长答应了:拔尖创新人才苗子要个性化培养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48134.html 1 高一新生申请一半时间不进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