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董兴龙 徐飞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3日,重阳节,上午11时,在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露天小剧场,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主持人陈怡博的开场白,拉开了当日活动的序幕。
当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联合武汉公安,宣布“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启动,并开展首场直播。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回家的钥匙”是一枚小巧的智能钥匙扣。这枚智能钥匙扣是一个串在钥匙上的定位器,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等系统定位,还印有二维码。扫码即可看到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由社区民警负责为老人找家。
“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启动
上午11时,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主持人陈怡博登台。
“在以往的节目中,我们采访了很多民警帮助寻找走失老人的案例,很多老人忘记了家的方向、不记得出门带手机、甚至忘记了家人的姓名,但他们会记得儿子最爱吃爆米花、会记得自己曾是一名人民教师……还因为从小的习惯记得出门时要带上回家的钥匙。所以,我们想,能不能通过这把钥匙,帮更多的走失老人更快地找到回家的路。今天,我们就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参与‘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今天,‘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首场活动,通过央视频、央视法治在线微信视频号、快手、微博四个平台同步直播。”陈怡博说。
“在日常工作中,迷失老人警情占到我们派出所迷失警情的三分之一,我们按照市公安局‘八必工作法’开展工作。”粮道街派出所民警郝鑫说,每次接到迷失类警情,他们立即开展笔录必做、关系人必访、现场必勘、视频必追、DNA必采、数据必比对、平台必输入、回访必跟进。在繁杂的接警工作中,他也发现了一种现象,很多老年人在走失时,什么都不记得,但唯独会记得带钥匙。
从黄手环到智能钥匙扣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一直在关心老年人的困难和诉求,武汉公安民警在为许多迷路的老年人找家,双方共同面对社会痛点,经过反复磋商,拟定了“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并提出了智能钥匙扣设计思路,命名为“回家的钥匙”。
据介绍,“回家的钥匙”是一只小巧的钥匙扣,内置芯片和电池,可通过北斗卫星等系统实现定位功能,表面附有二维码。与以往黄手环上的二维码不同的是,扫描“回家的钥匙”上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显示的是老人居住地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武汉公安承诺,群众发现迷路的老人后,由老人居住地的社区民警负责送老人回家。
同时,家属如果发现老人走失,也可通过“回家的钥匙”小程序,查看“钥匙”所在位置,进而找到老人。
“为什么扫码不能直接联系家属?”现场有群众提问。武昌区公安分局南湖街派出所华锦社区民警杨帆解释:每位老人的信息均关联了对应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保护老年人的隐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另一方面也是警方主动扛责,深化警务机制改革,体现派出所“主防”的优势。
“小小钥匙扣,一头连着责任、一头连着信任、一头连着老人们的平安。我们公安民警责无旁贷。”民警掷地有声。
“这是送给我们老年人的一份大礼!”观众席上,70岁的杨爹爹说:“感谢政府想得周到。虽然我现在一点也不糊涂,但谁也不能保证哪一天突然找不到家。”
当天,武昌区近百位70岁以上老人应邀来到活动现场,他们均已完成信息登记。“回家的钥匙”将在武昌区率先试点运行,下一步还将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