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晏亮
说到长大,你能想到什么?
是攀登、努力、奋斗?还是快乐、痛苦、责任……无数人心中有无数个答案。
而对于长江之滨的长江大学而言,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数万名长大学子,有着共同的答案——“在长(chang)大长(zhang)大”。
埋下科研探索的种子
在长江大学西校区农科大楼实验室里,常常能看到身穿白净实验服的青年教师叶家保正在忙碌。他是校园艺园林学院的“本-硕-博”培养的毕业生,2020年留校任教后,成长为一名科研骨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权威专家库高端专家,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骨干成员。
叶家保近年来一直从事木本药用植物银杏、葡萄等萜类和黄酮类活性成分代谢和调控机理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读本科时,学校‘致远计划’名家讲坛请来两院院士和名家开展科普讲座,点燃了我的科学家梦。”叶家保回忆,在长大科研氛围浓厚,让他也想向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起冲击,“第一篇SCI论文在导师指导下反复修改了18遍,最终投稿成功。”
在长江大学,像叶家保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刚刚毕业的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毛振豪在长大7年,获得5次国家级奖学金,发表6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生期间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测评第一;化工学院研究生金欣欣跟随导师研究单分子磁体的合成和性能表征,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以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Nature子刊,目前在北京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
拓宽创新创业的路子
在长江大学,本科生可以深度参与科研创新工作。
2018年,读大一的杜帅龙等学生,得知机械工程学院张善彪老师一直致力于新疆棉田残留地膜回收的科研攻关,便主动要求加入。“一套成熟的方案技术参数有4700多个,关键技术难点有30多个,对于这些本科生来说非常困难。”张善彪带领同学们组建的“疆拓团队”经历了四年,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断尝试、攻关,终于研发出“长大造”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
这款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地膜回收率从目前的60%左右提升到90%以上,棉秆拔净率高达97%以上。“疆拓团队”也因此一举拿下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
地科学院本科生刘志豪,也是在大一加入老师的创新团队。2022年,他的团队开发的《“麦朴志愿”——新高考志愿填报查询与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入选为国家级大创项目,同时还获得了“三创赛”湖北省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一等奖等奖项。
十多年来,长江大学探索“双创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创新创业学院,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合作;实施“百名创业导师进校园”计划,组建了涵盖企业家、双创专家、风险投资人、杰出校友等300余人的导师团队;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累计资助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3169项,累计受益学生1.5万余名。
呵护自强自立的苗子
“在长大,长大!”也是获得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的何情和家人共同的心声。
何情自幼先天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致使肢体一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求学十八载,母亲日日在旁陪读,家庭经济条件尤为困难。
何情说:“学校专门为我改造了一楼的一间宿舍,提供了每年、每月固定的生活保障费用和相应的助学项目……”入校三年以来,他学习积极刻苦,努力创新,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三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立项两次,被遴选为长江大学“未来科学家”培养班第一期学员。学习之余,他积极回馈社会,参与志愿服务400小时以上。
“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退学。”20年来,学校紧紧抓住“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两个工作重点,近年还涌现出带着妈妈上长大的“美德少年”郭红燕,身残志坚、性格乐观的严哲锐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年来,长江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了“五育并举、两线贯穿、全员覆盖”的“育在长大”工作体系,高质量推进学生工作制度化、职业化、专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教育效果、浓郁时代气息、鲜明长大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中贡献出长大方案、展现出长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