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陈思
昙华林、天兴洲……学生们经常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调研。昙华林堵车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有些美食店能够持续经营?天兴洲应该怎么开发,怎么保护?校内的停车位,哪里是“黄金”位置?
在“学本校园”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他们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甚至还被带上了武汉市两会。近年来,武汉中学着力打造“学本校园”,对此,校长杨定成表示:“学校必须成为全员学习的示范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让课程够“学”
2020年武汉市两会期间,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昌区教育局调研员吴承斌带着一份学生议案走上两会。这份议案的内容是武汉中学学生前往天兴洲,实地开展地理课教学,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后,针对天兴洲制定发展规划方案。
在高中地理课,学生们学习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思路,该校华宇老师把课堂搬到天兴洲,“以天兴洲为例研究微观区域的开发”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调研。
类似这样的课程在武汉中学层出不穷。武汉中学积极开发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学识的课程资源,深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既能充分保障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需要,又能更多地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武汉中学组织教研组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新时代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标,优化学科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和学考的课程建设蓝图。在拓展型课程方面:一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学科教学培养目标,开设了各学科可供学生自主选修的学科拓展类课程;二是建立了艺体类和科技类两大兴趣拓展课程体系;三是开发了包括红色环境系列、校歌校史系列、博古知今系列等红色教育课程。在学术型课程方面: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学术型讲座以及大学先修课程深受师生的欢迎,很好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
让教师研“学”
4月13日下午,该校几十名学生前往粮道街进行了街头调查。他们拿着一张张问卷调查报告,挨个询问过往路人,他们在调研粮道街的停车难问题。
该校学生曾经对粮道街上各个美食店做过调研,从食材成本到人力成本,最终形成调查报道,每一家长盛不衰的美食店,都有自己的诀窍。“不仅是粮道街的美食店,学生们还做了对小龙虾的调研,这些看起来和商业经济有关的活动,其实都是地理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多实践,多与人沟通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教师华宇说。
在新高考背景下,武汉中学的老师不仅要研究学生、学情、学法,更要研究学趣、学程、学涯,要为实现学生“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志业”五业贯通、为爱而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以备课组为阵地开展“课堂”研究,解剖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例”研究,提升常规教研活动实效,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三是以科研室为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倡导“从自己的痛开始研究”“回到粗糙的地面”,强调研究自己的问题,研究小而实的课题,“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下工作”;树立 “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 的科研理念。四是以课程处为统领推进课程建设,确保在课程数量和质量上既能满足全体学生毕业升学的共同需要,又能更好地满足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校长杨定成说:“让学校姓‘学’,要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校,要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的学校,要让学校真正成为家长的学校。作为学校,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借助所培养的人来完成自己对未来人的生活以及未来社会面貌的期望,所以学校教育要由‘重复过去’转向‘挑战未来’。从这个层面上看,学校必须成为全员学习的示范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