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雷原
随着半年报的陆续发布完毕,A股五家主要上市险企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浮出水面。从总体上看,多数险企保费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总投资收益回暖,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度有效提升,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两位数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701.15亿元,同比上升6.9%,创历史同期新高,保费规模稳居行业首位;中国人保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135.19亿元,同比增长9.1%;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78.51亿元,同比提升5.1%。
在保费规模整体上升的同时,各家险企上半年的寿险新业务价值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表现亮眼。
新业务价值能衡量寿险企业的承保质量和成长性,是判断寿险企业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均超过百亿元,分别为308.64 亿元、25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9%、45%;太保寿险、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分别实现新业务价值 73.61亿元、24.9亿元、24.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1.5%、66.8%、17.1%。
对于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认为,一方面有疫情之后需求恢复、3.5%利率产品切换的宏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过去三年改革的成效显著。
据介绍,平安寿险改革以“4渠道+3产品”战略为核心。一方面稳定代理人渠道基本盘,推动代理人队伍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发掘银行优才、社区网格化等新渠道,推动多渠道并重发展。在产品改革层面,打造“保险+服务”差异化体系。
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蔡强亦表示,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量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除了3.5%利率转换带来的需求保障外,还有银保和代理人队伍产能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的改善,保障类产品和期缴产品占比的增长。
银保渠道成为重要驱动力
在拓展保费规模方面,银保渠道依旧是各家险企的“必争之地”,银保渠道已成为各上市险企规模与价值拉动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上半年,各险企均非常重视银保渠道的发展。数据显示,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268.43亿元,同比增长61.7%;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68.3亿元,同比增长18.1%。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险企努力提升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度有效提升。人保寿险、太保寿险、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均实现翻倍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331.1%、305%、174.7%。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市场对于储蓄型产品需求增加,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保本保收益产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成为寿险重点发力的销售渠道。在未来短期内,银保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依旧是险企拉动业务规模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要求保险公司从2023年8月1日起普通型产品的定价利率不高于3%、分红险产品的定价利率不高于2.5%、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2%,此次产品转换使得大量寿险需求在上半年提前释放,那么下半年的增长是否会相对乏力?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认为,上半年行业的增长属于恢复性复苏态势。短期来看,下半年会有回调,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