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0日

首批5000名游客受邀逛武汉动物园

大小朋友们争相在园内找动物

小朋友们来到动物家做客

企鹅

造景供游客打卡

火烈鸟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历经2年9个月的闭园改建,墨水湖畔的武汉动物园9日终于掀开盖头,开启压力测试,迎接首批受邀的5000名游客“挑刺”。

大家发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在,樟树大道还在,湖边依旧杨柳依依,只是让游客们困惑的是:怎么动物不是那么好找了?

因为现在是你来动物家做客,见与不见,动物说了算。

剧变

想看动物你得学会去找

上午9时许,市民徐女士带着孩子入园,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儿童城堡,“儿童城堡还在啊,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还在,快来拍照。”这里是满满的回忆,游客们带着孩子们拍照留影。

进入儿童城堡大门就是儿童互动区,这里的动物让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犯难了,“红白鼯鼠在哪啊?”“在草丛里躲起来了!”“啊,我看到了,白色的!”“它可能怕人,躲起来了。”

来到北美浣熊的家,透过玻璃橱窗没瞧见,户外大院也没瞧见,“估计不想营业吧。”游客余先生打趣的话语引起一阵欢笑。

沿着苍翠蓊郁的樟树大道,过个石桥,就到了“齐天大圣”的地盘花果山:沿着栈桥向上,可以遇见花面狸等动物。花面狸的家是一个大花园,小木屋很可爱,翠芦莉开着紫色的花儿,芭蕉、水池,各种树桩,“花面狸在哪呢?”6岁小朋友姚彦君找了半天没找着,是不是躲在屋里睡大觉?科普牌上告诉了他答案:花面狸是夜行性动物。

“以前就是个简单笼舍,它就是睡觉我们也看得到,现在它们能好好保护自己的隐私了。”游客周女士为动物福利改善点赞。

猴子地盘在地势最高处。猕猴隔着玻璃与孩子们互动,“你看树上藏着一只小猴子,估计刚出生的。”汪女士说,以前动物展示在眼前,现在得靠自己去找。

“川金丝猴好漂亮,家也好美啊!芭蕉树、天梯,像花园别墅。”李女士惊叹道。两只金丝猴在花园里东躲西藏的,似在考验游客们的眼力。

川金丝猴饲养员黄磊告诉记者:“现在金丝猴福利改善很多,家变大了好几倍,内室还安装了空调呢,大院鸟语花香。”

狮子、老虎是小朋友的最爱。老虎大院非常大,小朋友们转了一大圈,才找到躺在草丛里休息的老虎。狮子则躲在石头后面不露脸,“天热了,它们喜欢在阴凉地方呆着。”非洲区饲养员队队长张建新向游客解释。

自由 猎豹秀恩爱猩猩荡秋千

两只“短跑健将”猎豹在大院里静静地躺着,互理毛发,紫色的百日草正绚烂绽放。“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秀恩爱呢,看来我们没打扰到它们。”好几个游客说道。

非洲区饲养员队队长张建新热心地向游客们介绍,这对猎豹一公一母,分别叫“咖啡”“牛奶”,牛奶咖啡很配,它俩的感情非常好。

张建新透露,两头狮子也是一公一母,感情甚好。

新的动物场馆,面积都扩大了,有的扩大了几十倍,比如黑猩猩馆,以前可能就100多平方米,现在有几千平方米,已是明星场馆,这里的游客也特别火爆。

两只黑猩猩特别可爱,一只黑猩猩抓在绳子上自由自在荡秋千,即便游客众多,也不影响它的自由发挥。

“以前隔着格子笼看动物,现在都是落地玻璃窗,视野真好。动物们的场馆变大了,更干净了,它们更自由了!”刘女士不禁感慨角色的转变,以前是展示动物,现在是到动物家做客。

石女士看到了不少新动物,印象最深的是细尾獴,“太萌了!”游客看着它们,它们也瞪着大家。

提醒 为了动物健康禁止投喂

两年多没见到动物园的动物了,很多小朋友带着胡萝卜来投喂。

在鸵鸟展区,有小朋友拿着胡萝卜准备喂鸵鸟。非洲区饲养员队队长张建新轻轻劝解道:“小朋友,不能喂哦,你的东西可能会引起它的不适。”小朋友问:“那它吃什么?”张建新耐心解释道:“它吃青菜,还有蛋和米按一定配比做的精饲料,营养均衡。”

张建新告诉记者,以前曾有游客拿着肉来喂食老虎,幸好被及时制止了,“那肉是超市腌制过的肉,老虎是不能吃的,吃了可能生病。”

在川金丝猴展区,科普牌上写明“我不能吃这些食物”:蛋糕、糖果、方便面、面包和膨化食品,因为这些含糖量高和含有添加剂的食物会引起川金丝猴过度肥胖,而且它们无法消化人类食物中的添加剂,会导致胃肠胀气,轻则腹胀疼痛,重则胃肠受损,甚至死亡。

以前还有游客拿着整袋东西往笼舍里扔,动物如果误食塑料袋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园方提醒大家,为了动物们的健康,除了儿童互动区可以给矮马等动物喂食外,其他展区一律禁止投喂。

--> 2023-09-10 首批5000名游客受邀逛武汉动物园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42187.html 1 大小朋友们争相在园内找动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