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六十年一甲子。在敦煌莫高窟,85岁的樊锦诗已工作整整60年。人们都知道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事迹感人、荣誉等身,但她反复说,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只是尽了职责,陪了莫高窟一程。
73岁完成我国首份
正规石窟寺考古报告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来到敦煌莫高窟,至今已从事敦煌文物事业整整60年。她73岁完成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两分册8开780页。这也是我国第一份正规的石窟寺考古报告。
与墓葬考古相比,石窟寺考古更为复杂。从时间看,莫高窟的营造从4世纪至14世纪持续千年。从空间看,735个洞窟里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复杂的洞窟结构、庞杂的壁画内容,都是挑战。
做考古报告,第一个难题竟然是从哪个洞窟做起。樊锦诗力倡以洞窟时代早晚为序列,兼顾崖面状况,以大洞窟为主,也收录周边小洞窟。以此规划,《敦煌石窟全集》形成脉络,整体规模恰好为100卷。第二个难题是如何详尽描述。在莫高窟第275窟南壁,仅菩萨就有39身,衣冠服饰基本相同,但姿态手势各异。面对千姿百态的壁画形象,樊锦诗常写到词穷。第三个难题是如何准确呈现。经过长期思考探索,樊锦诗逐渐形成三位一体的考古报告新范式——文字用于综合描述,测绘侧重科学数据,图片解决形象色彩问题。
2011年,樊锦诗与团队合作完成的第一卷考古报告正式出版。如今,历时10余年编写、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出版在即。
为敦煌建立数字档案
开创保护和旅游新模式
从1975年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到2015年初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从事管理工作整整40年。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带队伍的樊锦诗有一个共同评价:了不起。
1985年至1986年,敦煌莫高窟开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樊锦诗是申遗负责人。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有6项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即可。“莫高窟6项标准全都符合,价值特别高。我心想,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让莫高窟的保护管理真正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樊锦诗说。
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就此开始: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敦煌。
樊锦诗对比1978年与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发现有的部分残缺了,有的部分模糊了,于是思考“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壁画永久保存”。上世纪80年代末,樊锦诗去北京出差,偶然看到有人在电脑上展示图像。“我脑洞大开。如果为敦煌石窟建立数字档案,文物的历史信息岂不就可以永久保存了吗?”樊锦诗说。
敦煌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先自己试了近10年,但不行。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们开始与国外专家合作,在洞窟架设轨道正投影移动拍摄,再进行图片拼接。从用柯达胶卷拍照带去美国洗照片,到利用高保真数字相机拍摄,拍照也实现了手动与自动结合。
“从提出构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数字档案,我们花了20年。”樊锦诗说。截至2022年底,敦煌研究院完成了278个石窟的数字化数据采集,164个石窟的图像处理,162个石窟的全景游览项目。
——平衡保护与旅游开放的新模式。
莫高窟1979年开放旅游时,每年的游客接待量不到2万人次。从1984年到1999年的15年时间,游客接待量增长了10万人次。过了3年,又增长了逾10万人次。樊锦诗意识到,莫高窟知名度大而容量小。现存735个洞窟中,窟内面积在13平方米以上、病害较轻且适宜开放的只有112个。“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我花了2年时间想这个事。怎么控制游客数量,还要让他们看好。”樊锦诗说。
2014年,倾注樊锦诗十余年心血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落成。游客在这里观看数字电影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再统一乘车十余公里进入莫高窟窟区参观。
莫高窟管理与旅游开放的这一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她既节俭又大方
既严厉又关心他人
身居大漠,樊锦诗何以有这样的独到眼光和强大气魄?这也许与她的经历有关。她生于北平(现北京),父亲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工程师。她在上海愚园路的公寓里成长,喜欢逛博物馆,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
在北大,她浸润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受教于一流学者;到了敦煌,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霍熙亮、孙儒僩、李其琼……一批批兼具情怀、担当与学识的前辈为她引路。丈夫彭金章更是给了樊锦诗倾力支持。也许,正是这些,长久地滋养着樊锦诗。而樊锦诗其人其行,也不断地滋养着他人。
——她既节俭,又大方。樊锦诗住的是莫高窟旁60平方米的房间,至今睡的还是刚工作时单位分的木床板。家里都是书,几乎没有多余的家具。20多年来,樊锦诗每年都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2020年,她通过妇联匿名向武汉捐资8万元,为抗击疫情的女性医务工作者购买卫生用品。2023年,她将获得的两笔奖金“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2000万港元、“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100万港元以及自己的一些积蓄,全部捐给了北京大学和敦煌研究院。
——她既严厉,又温情。樊锦诗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很多具体的小事都要亲自抓,还会去窟区捡烟头、刷厕所。起初,她严厉的作风让很多年轻人见她就紧张,还有人因挨骂流泪。但他们又说,樊院长对事不对人,接触多了,收获的全是进步与成长。她穿衣简朴,衣服一穿就是十几二十年,背的包全是会议发的布袋子。但在生活上,樊锦诗很关心他人。谁家里有困难,樊锦诗都会偷偷送钱。
60年来,樊锦诗初心不悔,静静守望在莫高窟旁。今年7月,一颗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樊锦诗星”,在浩瀚天宇中静静运转和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