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最玲
1961年,我15岁,上初中二年级,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所以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每学期缴学费、书本费的事。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项目主要就是看电影,尤其是晚上,从6点到9点半,每晚都要放两场。来看电影总要消费吧,那时可不兴什么炸薯条、爆米花,也就是喝杯茶而已。武汉市武昌有名的人民电影院离我家也就一百米远,于是我和比我小两岁的弟弟便一起在电影院门口摆摊卖茶。
这个“摊儿”并不复杂:茶几、茶壶、茶杯、杯盖儿、茶叶,再加上烧好的开水。那时用的茶叶基本上都是花红茶,价格便宜,色泽鲜艳,一分钱一杯,一晚上也能卖个几十杯,赚几毛钱。
这卖茶也有讲究。首先选地段,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卖。电影院门口有好几个茶摊,有时看到别人的摊位前喝茶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的摊位前却十分冷清,便决定转移阵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轻松,既要端茶杯、搬茶几、拎茶壶、提暖瓶,还要抢时间。稍不留神,就会把茶杯,特别是用四方玻璃片制成的杯盖儿给摔碎……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觉得摆摊卖茶有点丢人,特别怕遇到同班同学,便不想再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学后到同学家里去玩,直到很晚才回家。这点小伎俩被妈妈识破,限令我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也别说,就靠我们姐弟俩摆摊卖茶,每学期的学费还真是不用发愁了,甚至还能补贴家用。
其实,能够一直坚持在人民电影院门前摆摊卖茶,我还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可以利用电影放映快结束时偷偷溜进电影院过一把免费看电影的“瘾”,每到一场电影快结束时,影院门口的管理也会自然有所放松,加之常在门口摆摊卖茶,守门的人已经混了个脸熟,人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我们进去了。虽说都只是结尾,可看过几次之后电影大致情节都能有所了解,就这样,那时大家都津津乐道的电影,诸如《刘三姐》《五朵金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中永生》《甲午风云》都是用这个办法看完的。有时也主动守摊,让弟弟也能进去过把电影瘾。
如今,回想起从童年到少年摆摊卖茶顺带蹭电影的情形,让人觉得有苦有怨,也有乐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