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

破坏文物别说“不知者无罪”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8月24日,山西省右玉县境内的三十二长城,被人用大型机械挖开了一个大缺口。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当地警方刑拘。(据9月4日极目新闻)

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的一段,因右玉县境内的第32个烽火台而得名。其边墙和烽火台保存较为完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网上的视频看,缺口对古长城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令人痛心。

据查,2名犯罪嫌疑人在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便于挖掘机通行。对于警方的处置结果,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抓得好”,但也有少数网友为嫌疑人开脱,表示“谁看得出这是长城”“怎么知道这是文物”等。

这少数网友的说法,让人十分诧异。《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就是说,哪怕2名嫌疑人不知道自己损毁的古长城是文物,也不影响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不知者无罪”的说法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更何况,三十二长城的古长城特征比较明显,并非个别网友口中的“普通土堆”。

文物被破坏之所以让人痛心,是因为损害无法逆转。文物保护是一个全民课题,每个人都不应置身事外。而不少文物位于野外,文保部门难以做到时时刻刻贴身盯守。还有一些文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比如古长城。但是,没有人盯着不等于没有人管,更不等于可以破坏。只要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就难逃法律的惩罚。

近年来,多地出现毁损古长城的案例,时常引起热议。它提醒有关部门,要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法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爱护文物,至少做到不破坏文物。

作为个人,我们都应对文物心存敬畏。比如古长城,不要以为在上面刻几个字、挖几块砖不是什么大事。一定要记得,乱“动土”造成文物损毁,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 2023-09-05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41338.html 1 破坏文物别说“不知者无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