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
42家上市银行的半年“成绩单”已交齐。在响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下,各家上市银行响应政策号召纷纷“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已披露的数据看,多家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整体向好,资产质量明显好转,备受关注的不良率整体下降,但短期内,银行普遍面临营收净利润增速放缓、息差收窄的经营压力。
20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10%
据wind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达10874.36亿元,同比上升3.4%,其中37家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20家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工行、建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收入稳居前两位。其中,工行实现营业收入4474.94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为1737.44亿元,同比增长1.21%。建行实现营业收入4002.55亿元,同比下降0.59%。归母净利润为1673.44亿元,同比增长3.36%。
据统计,六大行实现归母净利润总计6900.2亿元,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具体来说,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和交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0%、3.36%、3.50%、0.78%、5.20%和4.51%,2022年全年则分别为3.49%、7.06%、7.40%、5.02%、11.89%和5.22%。
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及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排在前三位,净利润分别为757.52亿元、426.80亿元、360.67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增速居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仍然表现强劲。其中,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了20%。中小银行“亮眼”的业绩,直接展现了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
短期净息差承压
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下行态势延续。截至报告期末,已披露半年报的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范围在1.31%至3.00%之间,39家银行净息差收窄,占比高达92.9%,其中江阴银行、青岛银行净息差上升,南京银行净息差持平。
净息差,也被称为净利息收益率,是银行净利息收入与总生息资产的比值。一般来说,净息差越高,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持续收窄,到今年一季度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下滑17个基点至1.74%。
如何稳住银行净息差已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话题。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专栏中首次讨论了“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指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首提商业银行“合理利润”,明确表态保持银行息差合理水平。展望未来,预计商业银行净息差将逐步企稳,在合理范围之内保持稳定。中信建投研报分析认为,持续三年的银行让利期已经结束,预计未来贷款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现象将有所缓解,存款利率继续同步下降以稳定银行息差。
招商银行在业绩会上表示,接下来央行对净息差的管控压力仍然较大,比如LPR贷款利率的下调空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实施,会对净息差带来较大压力。中信银行在业绩会上表示,按照主流券商机构的估算,按揭利率每下调10个基点对全行业净息差的影响大约是0.9—1个基点。
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在发布会上也指出,下半年要从量和价两个方面稳住利息净收入的基本盘,保持信用投放总量适度,加强存贷款定价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拓展非利息收入,继续围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顾问咨询、交易业务等重点领域,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
不良贷款率整体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虽然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多数上市银行实现不良贷款率整体下降,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其中,国有六大行不良贷款率“五降一平”。具体来看,建设银行不良率最高,为1.3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率为1.36%,下降0.0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率为1.35%,下降0.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率为1.28%,下降0.04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率为1.35%,保持不变;邮储银行不良率为0.81%,下降0.03个百分点。
此外,有4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分别为光大银行、沪农商行、宁波银行及贵阳银行。从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仍是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贡献者。华夏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1.72%,其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为3.77%;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7%,其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2.2%。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的财报透露着中国经济的脉动。不少银行在其半年报中表示,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宏观调控、各项积极政策支持下,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预期,未来银行业将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稳中提质,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