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1日

古窑址群填补湖北无瓷窑的空白

浮山小学旧址

夏祠村美丽村湾

下浮山湾窑址

青白瓷瓜楞执壶

青白瓷塔盖执壶

青白瓷碗

青白瓷枕

编钟(周代)

青白瓷弈棋瓷枕

留存的古民居

团墩桥

官山叶桥

浮山古桥

沧桑古树

美丽乡村 (部分图片由湖泗街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吴勇 廖方勇 吴进 罗铭娟 谢名强 实习生 杨林娜

波映窑光泗摇菰,千峰翠色照梁湖。虹桥珠联山浮水,商贾如鲫近瓷都。

湖泗,山水相映,人杰地灵。跨越千年的湖泗窑曾窑火旺盛,光芒灿烂;老树、古桥、流水、人家,每一处都诉说着湖泗古镇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湖泗境内。

代代相传的“湖泗吹打”演奏的不仅是锣鼓,更是湖泗人的精神气概。

一舟弯弯,泗水北流,携青瓷,入梁湖。展开瑰丽的历史画卷,来感受独特的岁月足迹和历史传承。

湖泗窑:青瓷窑乡,跨越千年遇见你

“上浮山,下浮山,中间有个夏祠湾”。在江夏区湖泗街道下浮山村,“湖泗瓷窑址群(下浮山湾窑址)”的标识碑旁翠竹环绕,各类青白瓷碎片散落在曾经是窑堆的山丘之上,沾满泥色,满是岁月的痕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泗浮山村和夏祠村境内发现湖泗窑址群,先后清理了7座窑址,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夏区现有的保护等级最高、年代跨度最久、规模最庞大、分布最广泛、遗存最丰富的文物保护单位。

该瓷窑群为长江中游地区出现时期最早、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古窑址群,已查明烧制青白釉瓷的窑堆98座,时代为五代至元明,尤以宋代为盛,这些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据了解,窑址跨越了40多个自然村,大小窑堆近200座,窑堆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这里曾窑火兴旺,烧制了大量的瓷枕、执壶、盘、碗等瓷器,品貌素雅,还兼具金银器的特点,在宋代可与江西景德镇瓷窑产品齐名。除行销国内广大地区外、还作为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及欧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盛极一时。

浮山和夏祠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及省、市级保护遗址多处,出土的西周时代古编钟陈列在武汉市博物馆。

“湖泗瓷窑址群”分布于江夏区境内的梁子湖和斧头湖沿岸,其中青瓷分布在斧头湖、鲁湖水系;青白瓷分布在梁子湖水系。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范围内,迄今已发现窑址堆积145处,窑膛170余条。湖泗瓷窑址群周边不仅拥有大面积品质优良、风景秀丽、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拥有分布密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资源。

目前,《湖泗瓷窑址总体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按照规划,湖泗瓷窑址群未来将建国家遗址公园,向遗址保护、发掘研究、教育展示、旅游休闲等多维保护利用方向发展。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湖泗瓷窑曾炉火旺盛、光彩夺目,为了让千年湖泗窑重现风采,湖泗街正着手保护好、利用好湖泗瓷窑址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湖泗古窑展示馆落地开工,为下一步遗址公园建设打下基础。”湖泗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古树:沧桑古木参天岸,雨打风吹百年载

古树葱郁,遮天蔽日。数百年间屹立不倒,散落于湖泗乡间各处,是湖泗古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地古树种类以枫树、槠树、桂花树为主,历史短则300年,长则近900年,分布于大屋晏、张林、大屋何、闻家以及彭家等地。

其中,位于湖泗街张桥村彭家湾的古槠树,直径2.1米,1126年栽种,距今已有900年历史,为湖泗最古老树,至今仍然四季常绿。

这些古树形态各异,但都枝繁叶茂,守望着百年湖泗,抚慰了一辈又一辈湖泗儿女。

古民居:青墙黛瓦,百年依旧

作为湖泗古文化遗产的重要符号之一,当地古民居别具地方特色,从中可一窥百年前古湖泗风貌。

当地古民居以下浮山、大屋夏和张林基础为代表,房屋均为上中下古式建筑,以砖木结构建造,并采用天井设计。

青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立、壁彩隐隐。从建筑风格和建筑水平来看,湖泗古民居已具有相当水准。

正午烈日炎炎时站在院子,不仅能避荫,竟能感受到凉风习习,仿佛依旧可以听到古民居对往日辉煌的默默诉说以及对其主人勤劳智慧的深深赞许。

百年的风雨侵蚀虽然使其略显破旧衰落,但岁月洗礼却为其增加了一段独特风韵。

古桥:那堪好风景,独上“湖泗桥”

湖泗历史悠久,古文化内涵丰富独特。在湖泗众多古文化遗产中,尚有5座古桥保存完好,屹立在湖泗域内,向来往行人讲述湖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5座古桥均为单孔半圆拱桥,由青石块和红砂石块砌建。分别为浮山桥、团墩桥、官山叶桥、西桥、大桥。

浮山桥始建于清代,桥长18米,系青石结构单孔石桥,桥面采用方块青条石,侧面局部砌建有少许红砂石,基础两端叉开呈“八”字形状。

团墩桥桥长12米,系单孔石桥,红砂石砌建,桥面有少量青石块,整体保存较好。

其它的几座石桥虽无历史文献记载其建造年份,但专家根据其建造风格推测,都应是清代中期以前建造,距今至少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非遗:文武吹打流传,瑰丽传说不灭

谈起湖泗非遗,便不得不提这“湖泗吹打”。从清朝末传承至今的喇叭锣,已有200多年历史,2006年改称为“湖泗吹打”,定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湖泗吹打”谱曲与现代谱曲相近的文字代替,由古式唢呐数支、大钹、小钹、京锣、的锣、马锣、鼓板、古式长号、边鼓12—16人组成,分文武两派,主要流传区域为江夏区的湖泗、舒安、山坡、大冶市、黄石市、鄂州市、咸宁市,红白喜事、开业庆典、祝寿、宗祠堂、迎谱为主要演奏场合。

除此以外,“下但出天子”、“八字门楼”、“仙人洞”等瑰丽多彩的民间传说代代相传,也为湖泗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更加令人心向往之。

在周边影响深远的“湖泗吹打”如今依旧在湖泗传承着,在湖泗人心里,“湖泗吹打”的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湖泗人对湖泗这片土地的深深依恋。

在湖泗,可以吃的非遗——合菜面、豆腐角也令人叫绝,成为当地人难以忘却的“小时候味道”,也是湖泗宴席上必吃的当地传统美食。在美食品类繁多的今天,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

--> 2023-09-01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41036.html 1 古窑址群填补湖北无瓷窑的空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