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5日

极目新闻记者直击河北涿州救援现场

上百艘救援艇半天安全转移数千人

武警官兵正在转移受困群众 新华社发

涿州马路变成汪洋,救援队通 力协作转移群众 新华社发

临时制水供水站 新华社发

居民乘坐小车驶离洪水区

志愿者为居民发放物资

积水已快漫至路牌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丁鹏 杜光然 见习记者 唐佳燕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 杜光然 见习记者 唐佳燕

连日来,连续强降雨叠加上游洪水过境,河北保定涿州市多个村庄和小区断电、断水,通信不畅。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紧急驰援涿州,展开救援。8月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涿州市永济西路和受灾较严重的刁窝村,直击了数十支各地救援队紧密合作、转移出数千名被困群众的过程,并进入被困区域,探访被困区域的情况。

居民家中断水接雨水解渴

8月3日,河北涿州市高新区永济西路一带,两公里长的路段渍水严重。中午12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涉水进入救援现场,莲花池街附近水深已没过膝盖,数十支救援队和上百艘救援艇在此集结。

尽管现场人员聚集,但救援却井然有序,大家自觉将渍水路段分成两股,一股是受灾群众和船只往外撤出的通道,一股是救援队和冲锋艇、大型货车等救援队伍进入前方救援的通道。

沿着撤出通道,一批一批的受灾群众不断地从水深处出来,他们或相互搀扶、或被救援队员背着。

极目新闻记者从多名救援队员和群众处了解到,从北环路到永济西路大约2公里,再从北环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往北边的水域,现已全部被淹没,包括水岸花城、水榭春天、金阳瑞景、团结小区等多个小区受灾,涉及上万名住户。

金阳瑞景小区居民王先生刚刚从洪水中脱困。“最艰难的是昨天,昨天根本出不来。”王先生说,他于8月2日从北京赶回来,涉水进入小区,想要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送出去。但当天下午积水没到大腿,到了晚上8时水已经没到腰。他带着家人尝试走出小区,但前面水很深,靠步行再也过不去了。

北环路沿线500米的路上,很多市民拖着行李箱,带着被褥,有的人还带着宠物狗,蹚着洪水出来。

记者看到,北环路通往市区只有一条快速车道,现场有很多群众席地而坐,在路口等待载他们去往市区的接驳车辆。

救援队转移出数千名群众

8月3日上午,涿州市北环路靠近东大街路口,水岸花城小区的杨女士用轮椅推着女儿,和丈夫在路边休息,等着朋友开车前来接他们。杨女士介绍,7月31日深夜,小区突然涨水,水位上涨很快,大多数居民都来不及逃离,被困在小区。因断电、断水,他们靠之前家里的食物,熬过了这几天。直到8月3日早上,他们得知有救援队前来救援,于是在小区门口乘坐救援队的救援艇得以脱困。

北环路两侧,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车辆。从北环路的中段开始,越往东走,渍水越深。极目新闻记者随救援艇从北环路中段一路驶向城西大街,道路两侧的房子的底层几乎都被淹没。此处近2公里长的渍水路段成了繁忙航道,百余米范围的浅水区俨然成了一个救援艇码头,数百名救援队员和上百艘救援艇异常地忙碌。几乎每一分钟都会有从永济西路方向驶来的救援艇停靠在此,救援队员从艇上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来,还抱起年幼的孩子,交给他们的家人,随即转身投入到下一轮的救援中。

来自山东淄博的城际救援队队长陈家川告诉记者,几天前他们赶到北京房山,协助当地开展救灾工作。8月1日,他们从房山赶到涿州,帮助转移受灾群众。仅仅一天半的时间,他们就转移了1400多名群众。3日早晨7时30分,他们在永济西路开始转移被困群众,3个半小时转移了300多名群众。

陈家川介绍,当天上午在永济西路转移被困群众的救援队,仅仅一个上午转移出数千名群众。

白洋淀大爷开游船赶来救人

8月3日中午,极目新闻记者在北环路的救援现场看到,在众多救援艇当中,一艘带有座位、贴着旅游船标志的特殊救援船很是显眼。

和其他救援队不一样,这支救援队的成员大多是头发花白的大爷,他们身穿背上印有“荷花岛”的红色背心,相比于其他两三米长的充气型船只,他们的船全身都是铁做的,长度大概在7米左右。

“这艘船和别的不一样,一看就能看出来,就是游船。”蹲在路边的一位当地村民说,现场有3艘这样的游船。

“我们是白洋淀的,专门来这救人来了。”船上一位两鬓花白的大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8月2日上午抵达涿州后,一直救援到午夜12时。8月3日清晨5时许又赶来北环路救援。他们一艘船每次能转移10多个人,一上午转移了百余人。“白洋淀的水都没这里深。”大爷说。

“全靠了这群大爷。”带队的队长晶晶告诉记者,这支队伍一半以上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大家都是自愿来参与救援的。“我们白洋淀离这里很近,就过来了。”晶晶说。

“昨天晚上摸黑开的船,坐船上可吓人了,周围什么都看不到。”晶晶介绍,8月2日上午11时许,他们到达涿州后一直在救援,现场水下的情况很复杂,铁船能够去水更深的地方,特别是夜间救援更有优势。

因上午的救援任务完成,大货车会将三艘船转移到受灾更严重的刁窝村开展救援。

救援队员背着老人蹚水一公里

8月3日下午,另一路极目新闻记者跟随成都邛崃飞鹰救援队搜救艇来到涿州受灾较严重的刁窝村。

在进入刁窝村的路上,记者看见沿路有公交车站被淹,只露出一个顶盖。

救援艇行驶约20分钟后,抵达刁窝村村头。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武警部队和民间救援队的众多救援艇正有序撤离被困村民。

刁窝村一位陈姓村民蹚水从家里出来,找到一名飞鹰救援队队员求助,请他将97岁的爷爷背上救援艇。救援队员跟随陈姓村民来到老人被困地点,背着老人在积水中走了近1公里,才到救援艇停靠处。“家中的门窗都变形了,继续被水泡下去,会有危险,只能带家人先去亲戚家借住。”这位村民说。

村民吴先生(化姓)搭乘救援队的船赶到刁窝村救援艇停泊点,希望能将困在家中的七旬老父接到市区。但由于他家附近水流湍急,而且救援队需要先将救援艇抬过村中百米长的路面,放到另一侧水域才能乘船前往他家那里,因此救援难度较大。多支救援队的搜救队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村里还有不少居民想要撤出,但由于水流太急,马力小的救援艇无法停靠,只能等待大马力救援艇到来。

--> 2023-08-05 极目新闻记者直击河北涿州救援现场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37015.html 1 上百艘救援艇半天安全转移数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