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将人工智能引入消化道检测领域 极大提高早癌发现率和存活率

名医“于大肠”有一手“早发现”绝活

于红刚教授团队正在手术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宁亚飞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内镜下早诊早筛是改善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在消化道早癌领域深耕多年,研发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内镜精灵”成为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显著降低了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率,极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和病人的生存率,在业内收获“于大肠”昵称,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

率先将人工智能引入消化道早癌诊治

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中国癌症总发病率的43.5%。对于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内镜早期诊断和处理对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非常必要。但消化道早期癌比较隐匿,内镜医师尤其是欠缺经验的基层医师往往很难发现。

致力于胃早癌检测基础研究的于红刚,将方向锁定在人工智能。他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内镜医师进行分析、处理,能极大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万事开头难。即使“被泼冷水”、最初没有经费支持,都无法改变于红刚的坚持。“早癌的检出率哪怕只提高1%,也意味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将被挽救。”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一步步往前走。

在于红刚团队的设想中,他们要将胃标记为26个部位,这如同26个房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逐一扫描、精准识别,降低漏检漏诊率。经过上百个挑灯夜战和数万次实验演算,他和团队终于见到了一丝光亮,并将一摞摞推理手稿变成了用于临床的“内镜精灵”,显著降低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率。

最新一代“内镜精灵”完胜内镜医师

2022年7月,最新一代“内镜精灵”发布。5年时间400多个版本的迭代,最新版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度为95.3%,胃早癌识别准确率90.2%,目前,“内镜精灵”的准确度已超过全世界排第一的日本内镜医生水平,未来其精算力通过不断训练还有提升空间。

在同期举行的第二届精灵杯全国早期胃癌诊断大赛上,最新一代“内镜精灵”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消化内镜高手现场对决,在“人机大赛”中完胜。这意味着,消化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变得越来越灵敏。

于红刚介绍,最新一代“内镜精灵”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品覆盖全消化道,包括消化道辅助监测系统、超声内镜辅助监测系统、消化内镜质控管理平台、消化内镜远程诊断平台,覆盖胃镜模块、肠镜模块、胆胰模块、管理模块、远程模块等,已获得5张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4张CE认证,2021年2月通过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面,“内镜精灵”已申请69项发明专利,其中36项专利已获授权;10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其创新成果发表在《GUT》《GIE》《柳叶刀胃肠疾病学》等行业学术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高达393.927分,位居世界第一。“内镜精灵”还获得了湖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22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等多项荣誉。

让“人民智造”享誉全球

“内镜精灵”自研发应用以来,已在全国学会上做过多次演示,并作为医学+人工智能的创新产品,连续三届登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球展示国际领先的“中国方案”,展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智造”。

在造福中国民众的同时,“内镜精灵”也获得全球消化内镜同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于红刚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及行业展会,向全球推介“内镜精灵”。

2022年2月,欧洲最盛大的消化内镜大会——第二十四届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消化内镜大会召开,邀请来自全球各国的消化内镜顶尖高手在全球进行手术直播。作为中国两名消化内镜受邀专家之一,于红刚在此次大会演示了一例直肠侧向发育性息肉内镜下剥离术,向全球同行展示精湛的中国内镜技术,赢得全球赞誉。

“在‘内镜精灵’辅助下,患者的活检率从30%降低至15%,有效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于红刚说。随着“内镜精灵”不断完善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借助它提升内镜诊疗水平,“内镜精灵”还进入云南省剑川县医院开展健康宣教及扶贫试点工作,将其早癌检出率从0提高至63.64%。当地患者不用辗转省城大医院,就能获得权威的内镜检查。

目前,“内镜精灵”已在全国600多家医院推广使用,总计协助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13853例,为患者和国家节省了近41亿元医疗开支。

--> 2023-08-04 将人工智能引入消化道检测领域 极大提高早癌发现率和存活率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36896.html 1 名医“于大肠”有一手“早发现”绝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