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柯称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李芙蓉
“柳老师好!”“是周莹啊,我一眼就认出你了!”8月2日晚,一场时隔24年的师生重聚在武汉大学附属中学上演。
这次重逢,源于极目新闻全平台推出的重点报道——《从教36年的功勋班主任,“荣誉栏”却是空的》。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柳少萍老师潜心育人、淡泊名利的故事,引发数十万网友点赞,周莹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数着日子盼老师回来”
“哇哇哇,这是我的高中的语文老师。我是1999年高考的,感谢柳老师,我高考语文考了135分……我今年41岁了,依然怀念武大附中的好老师们……”在极目新闻“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栏目对柳老师的报道下面,周莹写下了长长的留言。有心的她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记者,希望能联系上恩师。24年前,她从柳少萍的班上毕业后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硕博连读,目前是武汉科技大学一名副教授。
得知虽然正值暑假,2日晚上柳老师还会去学校为第二天出差学习做准备,周莹迫不及待地出了门。“我读书那会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这些年都没联系上柳老师,看到你们的报道后,往事都泛上了心头。”周莹对记者说。
“柳老师,您还记得我留言中说的那道题吗?”“有点印象,有点印象。”两人见面聊了各自的近况后,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周莹说,“柳老师最‘神’的是,那年高考前她预想到可能会考小人物传,就把资治通鉴里面可能会考的小人物传都整理给我们,大概有十几篇。结果当年高考真的考了其中一篇,后来对了答案,我古文部分一分没扣。”
20多年前,柳少萍还是名年轻教师,不过周莹说,她那时就是教学高手。“我们班语文作业总是最少的,有时候一周才布置一两次,但语文成绩总是最好的。”相隔多年,周莹讲起来脸上还是一脸的得意。
“柳老师,您不知道,我们高二那年,您请假回家生孩子,那段时间我们真是掰着指头数日子,盼着您回来。”周莹笑着说,她还记得柳老师当时带两个班语文,隔壁班的同学也盼着柳老师回来,他们在老师回来不久后的一天,还在黑板上写下祝福语,祝柳老师的宝宝半岁快乐。
周莹对记者说:“柳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受大家欢迎的老师,她的好,说不完。”
国内外学生都为她点赞
和周莹一样,柳少萍2021届的毕业生李柳佟、杨思哲看到报道后,也相约来看望柳老师。“我们假期常回母校看老师,大学暑假放得晚,我们还以为柳老师这会不在呢,没想到她还在忙。”目前,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求学的两名男生说。
李柳佟的妈妈俞女士坚持要一起来,她说:“柳老师是特别特别好的老师,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她甚至会为家长们牵线,帮助大家交流教育心得,目的是帮家长们放下焦虑,为孩子们创造平和的家庭环境。”
报道刊发后,柳少萍一整天都被幸福环绕着,“手机消息响个不停,有同事、亲人说看到新闻了,更多的是近几届加了微信的学生,大概有几十人发来信息。”
由于柳少萍带过多届小语种班,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发来信息的很多学生都身处国外,比如在亚马逊巴黎总部工作的杨嶔源,在维也纳读博士的陈源等。现为英国华威大学教授的于怡说:“柳老师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立志要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才一路走到了现在。”
■网友热评
希望多一些“柳老师”
柳少萍老师淡泊名利、专心育人的事迹经极目新闻全平台推送后,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点赞。以下为部分网友的留言。
且听雪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淡泊名利的好老师!
X54:不得不说,极目在尊师重教的宣传工作上做得相当好,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强。感谢极目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Zoey:作为师范生的我永远记得华师八号楼的那八个大字“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看到柳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我也真心觉得教育事业就是应该捧着一颗真心向祖国未来,怀着满腹经纶育优秀人才。那些“荣誉栏”与口碑无法画等号,但只要春风和煦,必有桃李满园!向这位好老师学习!
Nobel:多多宣传这样扎根一线的基层教师,荆楚大地,群星闪耀,灿若星河!
甜冰: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老师的身上责任重大,背负着社会的期望,真希望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这样的“柳老师”。
一抹阳:向负责任、爱岗敬业、水平高的柳老师学习!柳老师是好老师的典范,她的事迹能激励更多老师尽职尽责,也提醒我们每个人,要立足岗位做到极致。
金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柳老师真实的写照!
青草地:不图虚名利禄而默默无闻奉献者永远值得社会尊重,金杯银杯永远不及百姓的口碑。
Tranquillo: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生硬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学科的价值,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柳老师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她像沉静而繁茂的大树,因平凡而光荣。
珍惜今生:三尺讲台守初心,四季耕耘育桃李。做人民教师难!当名师更难!但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柳少萍做到了!在教师节到来前夕,作为退休教师的我,向你致敬!
■记者手记
一次“艰难”的采访
对柳老师的采访很难。就像网友在新闻评论中说的,她是“被推”的。
讲起语文教学和当班主任的经验时,柳老师侃侃而谈,但问她在教书育人上做了哪些“好”,她却不肯多讲:“当老师不都是这样吗?不要采访我,我恐惧被人知道的呀。教书、与学生打交道,让我自在。”
所以,在柳老师的稿件里,她的故事都是别人讲的——徒弟、同事、往届学生、在校生、家长、校领导们,都抢着跟记者讲。“她本人不肯讲,那就我们来讲。”她的班主任徒弟俞诗力说。
柳老师不仅闭口不谈“事迹”,还不让学生说得“太夸张”。她得知2021届的一个班长李柳佟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叮嘱“不多说”。甚至于在第一篇稿件刊发后,柳老师在感念记者辛苦之余,还“诉苦”道,“很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