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1日

找矿有突破 追光勇向前

湖北地质交出有成色有希望的“期中答卷”

吴奎博士(右一)在野外工作 鄂恩页2井岩芯浸水试验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通讯员 韩轩 罗俊

7月21日,湖北省地质局2023年半年工作形势分析会在汉召开。上半年,该局锚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克难攻坚、努力拼搏,地质找矿、公益地质、人才建设等各项工作呈现新亮点。

“我们都是追光人。”湖北省地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永葆地质初心、砥砺报国之志,以实际行动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发挥地质作用”“加强地质工作”“展现更大作为”重要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地质优良传统,积极践行李四光精神和“三光荣”精神,争先行、建新功。

金矿锂矿页岩气 找矿又有新突破

近日,湖北省地质局在恩施市七里坪开发的页岩气井钻获高含气量页岩气层,预计每吨岩石平均含气量超5立方米。这是湖北目前勘探含气量最高的页岩气层,能够有效支撑恩施北部地区页岩气资源基地建设。

除页岩气外,锂矿、金矿、地热……上半年,湖北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一项项新进展、新突破。

地质一大队实现矿产地“推陈出新”,龙角山项目4个钻孔全部见矿,湖北首个大型钨矿有望升级为超大型;地质二大队区划项目新发现锂矿找矿靶区1处;地质四大队成功打出咸宁九宫山第一口地热井和仙桃市两口地热井,通山县湄港矿区锑矿普查项目圈出锑矿体2处、锑矿化体1处,鄂南地区锂矿资源勘查项目圈出锂矿化体7处,有望提交中大型规模的锂矿床1处;地质八大队发现鄂西北温度最高、潜力最大地热资源,保康万年山地热资源抽水实验稳定流量885立方米/天、孔口水温57.5℃-58.0℃,水位降深180米……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发现万丈沟地区一矿化小岩体(株),沙洋县南部钾盐资源普查发现低矿化度储集层,红安—麻城地区大松树岗、陈家冲、尹家岗检查区分别新发现4个金矿体、3条蚀变带/矿化石英脉及较好金银找矿线索,恩施九根树矿区初步圈定3条锂矿体、7条锂矿化体,幕阜山地区高枧一带发现金找矿线索。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擦亮“湖北地质”品牌

7月12日,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专业技术人员在武汉市国家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HB-14-06监测点,通过专业设备从120多米的井下抽取出新水,按照监测规范流程进行现场指标检测,并完成样品采集和灌装封存,标志着湖北省今年丰水期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考核采样监测工作正式启动。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已连续3年承担湖北省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的采样送检任务,为推动全省地下水水质不断改善提供技术数据支撑。

7月8日16时许,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发生一处山顶山体滑坡,地质环境总站、地质七大队、省水文地质大队、地质工程院等局属单位迅速响应,参与应急处置,为应急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这是湖北省地质局公益地质服务的一个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提升地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地质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湖北地质”公共服务品牌。

据统计,上半年,湖北省地质局局属相关单位承接各类公益地质类项目1533个。其中,矿产勘查与开发项目319个,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项目720个,检验检测项目213个,地理信息测绘项目281个。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可感、可知、可信的‘湖北地质’公共服务品牌是建设百年强局应有之义。”湖北省地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地质驻村帮扶 乡村实现蝶变

7月20日,在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何家湾村,湖北省地质局驻村工作队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如期完成轮换交接。

2021年,该局首创“派员常驻+接力蹲点”驻村帮扶模式,全面推行“人人都是驻村连县工作队员”活动,同年7月,该局驻村工作队对竹山县何家湾村开展帮扶,用心用情扎根乡村,用现代科技服务村级治理,让落后乡村实现发展蝶变。

驻村工作队历时8个月,在何家湾村建成湖北省首个“地质+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有关经验做法被纳入《湖北省驻村帮扶典型案例汇编》,并在黄梅、枝江推广。

据统计,驻村帮扶两年间,湖北省地质局在该村共投入及助引资金1436万元,硬化乡村道路2.2公里,开展全县“双碳”和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助农消费农产品126万元,222户脱贫户收入稳定增长,帮扶村集体经济增长19.8万元,结对帮扶留守儿童42人次。今年6月,何家湾村被评为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助力乡村振兴,湖北地质人冲锋在前、彰显责任担当。

湖北省地质局结合“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推动地质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一线下沉,与34个县(市、区)签订整县推进地质工作协议,每年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资金,向社会提供无偿技术服务。结合党员下沉社区工作,指导局属单位与驻地社区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切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走深走实。

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局队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地方政府、省市直有关部门124个,联系服务社区(村)54个,联系企业、科研平台、项目和基地354个,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685个。

重视科技人才建设 全局博士人数超百名

人才科技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年来,该局大力实施“荆楚地质荟才优才计划”和“个十百千”工程,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选用”力度,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今年上半年,局属各单位积极开展专业人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共招引“高精紧缺”人才66人。目前,全局博士人数已超过百名。

为了让博士们更好地发挥作用,该局建立局领导联系博士工作机制,实行“一人一策”“一博一案”,建立个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从重点项目倾斜、个人薪酬待遇等各方面为博士发展提供空间,助力打造一支创新力强智力密集型地质科技队伍。一批骨干人才脱颖而出,在地质找矿、地灾综合防治、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地质旅游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吴奎博士及团队,历时5年多,在湖北远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层发现一类牙形动物化石,在进行研究后确认是“南漳—远安动物群”早三叠世牙形动物化石组合,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该类早三叠世牙形化石。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地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Geological Journal》上正式发表,为进一步揭示“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真实面貌和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前不久,2022年度李四光地质科技成果奖公布,局属12家单位17项成果获奖。全局整体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湖北省地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实施科技强局建设,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激发创新发展内驱力,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力,为地质科技赋能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2023-07-31 找矿有突破 追光勇向前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36115.html 1 湖北地质交出有成色有希望的“期中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