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 徐飞 李鹏程 实习生 刘迪一 张先杰 郑文瑾
夏日午后,武汉江夏看守所内十分安静。持续而高亢的蝉鸣声穿透窗户回荡在空旷的巡视走廊中。
在指挥中心值班室看过实时监控后,民警张亚飞开始日常巡控。他不紧不慢地走在巡视道上,警觉的目光透过门上的小窗,向一个接一个监室里面扫视。
这条不长的巡视道,张亚飞已来来回回走了22年。作为江夏看守所最年轻,也是坚守时间最长的“老民警”,张亚飞精确地知道,巡视道需要多少步、多少秒可以走完。
眼下,正值高考填报志愿时期,张亚飞十分感慨,他时常想起25年前自己高考毕业时,第一梦想是当老师,其次是医生,最后才是警察。
“看守所是特殊的学校和医院,民警是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今年42岁的张亚飞心里珍藏着自己警校毕业初来看守所时,大门前显眼的标语,“在那里也可以帮助犯罪的人走上正途”。此后,他把自己当作老师和医生,“治病和育人”同时兼顾,送走一批批“特殊学生和病人”。
看守所来了一名警校生
张亚飞初识看守所还要追溯到25年前的夏天,当年17岁的张亚飞高考填报志愿前,来到江夏看守所征求在此工作的舅舅的意见。
“报警校。”舅舅是看守所老民警,他的意见很明确。年少的张亚飞心底已笃定了要当一名老师或者医生,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填报了师范专业,第二志愿填报了医学专业,最后才是警察。
结果出来,他被武汉市警察学校录取,主修刑事侦查专业。警校期间在派出所实习时,他做笔录细致认真,刑侦老民警认为他是个刑侦苗子。
然而,在2001年毕业分配时,他被分配到江夏看守所,成为看守所里第一个警校应届毕业生。
看守所安排老民警罗来帮负责传帮带。刚工作不久的一天,一个在监狱服刑十几年的人,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找罗来帮谈心,感谢他当年在看守所的指引教导。
“让误入歧途的人重新走上正途又何尝不是‘治病育人’呢?在这里,也可以成为‘老师’。”这么多年过去,罗来帮与重获新生的人聊天的场景,在张亚飞脑海里依旧清晰,也让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让迷途青年走上正道
张亚飞个头不高,说话轻言细语,时常面露笑容,即使初次相识,也会让人感觉像是认识了很久的人。
在监室里改造的人,喜欢和张亚飞聊天,回忆过去,畅想明天。“要给他们希望。”张亚飞说这话时像极了班主任,“我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张亚飞说,他不喜欢拿警察身份说事,不让对方有压力感,也因此让很多人真正改过自新。
每年节假日,张亚飞都会收到段国渠(化名)发来的问候祝福。十五年前,18岁的段国渠因寻衅滋事被判处10个月监禁。刚进看守所时,十分抵触,情绪也不稳定,张亚飞隔三岔五找他谈话,“一失足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足后不想站起来。”张亚飞循循引导。爱好文学的他还给段国渠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两本书。
段国渠出狱后,在家人的资助下,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慢慢地拥有了3辆车,已是一个小有成就的老板。“看看我的‘学生’,我这个老师还是合格的吧。”张亚飞颇为自豪地说道。
曾经有一个因争抢工地而犯故意杀人罪的在押人员出狱后,找到张亚飞,感激张亚飞在他人生最低谷时给了他一个苹果。好半天张亚飞才想起来,有送苹果这回事。张亚飞说看守所有几百号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深入谈心,于是他便趁逢年过节给服刑人员发物质奖励时,利用广播对他们教育引导。“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苹果,竟然还有意外收获,能起到这么大作用。”张亚飞笑道。
正在服刑的程新(化名)在给他的信中,总结张亚飞与改造中的人谈话时,总会有的三个话题,即“调整好心态,锻炼好身体,规划好人生道路。”每一次谈话,张亚飞都像面对即将出征的高考学子的班主任一样,激励他们。
同事们对他说,看你的样子不像警察,倒像老师或医生。
聊天中获取命案线索
2006年,看守所来了一个江湖气很重的人,他十分活跃,喜欢在监室里吹嘘自己的“光辉岁月”,号称“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道”。
张亚飞找他谈心时,他也不停地吹自己在外面认识很多社会牛人,不少大逃犯。见他说得起劲,张亚飞便说出几个当地网逃人员的名字,一下子把他给问住了。“不是什么都知道吗?以后不要在里面吹牛了。”张亚飞说。
“但是我认识一个人,他身上肯定背有案子。”他让张亚飞去江夏某地打听一个从外地来打工的人,把姓名等所知道的信息都告诉了张亚飞。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亚飞将收集来的信息汇报给江夏公安分局刑侦部门,一查,还真是一个身背命案、在外潜逃多年的逃犯。此案还被评为当年湖北省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十大案例。
“由此可见信息很重要,我从来看守所工作,就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张亚飞说,22年前初来所里时,作为年轻的新鲜血液,他带来了两样东西。一是督促所里的老民警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二是开展计算机扫盲,教会他们使用电脑。
刚来所里时,只有一台台式电脑,为了让50多岁的老民警喜欢上这新事物,他便带着他们在电脑上玩蜘蛛纸牌、扫雷游戏,慢慢地大家学会了基础操作。
张亚飞也自学计算机应用及维护等知识,然后手把手教老民警们操作。如今,江夏看守所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自学成为二级心理咨询师
看守所是一个“大江湖”,面对的人形形色色。前些年,在与在押人员谈心时,张亚飞时常为难以掌握他们的心理而苦恼。
为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张亚飞买了几本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学完后并不能解决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他又报了一个心理咨询的培训班,拿到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有了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的加持,张亚飞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学成后不久,便成功运用。当年有一个20岁出头、200多斤的在押人员令看守所的管教们十分头疼。经常惹是生非,因此换了多个监室。
当他来到张亚飞所管理的监室后,经过聊天得知他幼年父母离异,从小被奶奶带大,该上学的时候没有读过书,到了社会上也没有本领立足,成日靠小偷小摸度日。张亚飞联想到心理学上的知识,判断他之所以不停地惹是生非,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想通过吸引别人的注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张亚飞对症下药,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小的“职务”,给了他满满的存在感。就是这一小小的举措,让他感受到了信任、尊重和关注,从此他脱胎换骨一般:带头打扫监所卫生、礼节礼貌周到、细小工作积极主动。
“你看吧,我要是老师,一定会带出很多优秀的孩子。”张亚飞笑着说道。22年来,从巡控、管教到内勤,张亚飞干过所里的所有岗位,每一个岗位上,他似乎都没有忘记17岁时的老师和医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