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武建 翟校兴 实习生 王梁淳
溪流潺潺起微波,树影婆娑光影曳。
7月18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府河大堤内侧,一条长约9公里的“绿带”呈东西向铺开,湖岸梧桐葱郁,园路纵横,河流与城市由此“无缝衔接”,相得益彰。
东西湖区府河岸线全长38.5公里,是府河汇入长江的最后关口。其中,梧桐雨片区位于东西湖区府河首段,占地约660公顷。此前由于地形限制、建筑垃圾堆积,一度成为城市“伤痕地”,生态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基于此,梧桐雨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启动。其按照“水、岸、城、村”的全要素综合治理模式,全面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今,一幅“百年梧桐金满地,十里画廊赏繁花”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武汉市十年之功
建成海绵城市
295.8平方公里
海绵十年,韧性自然。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按照“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的思路,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围绕13个三级流域,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以建设分区为单元,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武汉市相继发布《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武汉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构建起海绵城市“1+1+15”多维度横纵规划体系。工程项目推进中,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涌现出青山江滩、临江大道、钢城二中、川江池公园、云景山医院等一批“海绵”代表项目。
技术指导文件及系列评估机制日趋完备。十年来,结合武汉市丰水型平原城市特点及建设实践,研究出台了《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等贯穿规划、设计、图审、施工、验收、运维全流程的标准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今年3月,武汉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办法(试行)》,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年之功,成效斐然。武汉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市累计完成52个建设分区295.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建成区面积32%;累计消除近百个历史渍水点和65个黑臭水体;严格控制湖泊蓝线,全市166个管控名录湖泊天然水域面积未减少;改善城市下垫面热属性,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断增强,城市整体水环境质量与生态品质不断改善,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海绵成效凸显。预计2023年建成海绵城市55平方公里,累计38%建成区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1
“微雕”地形 构建雨洪调蓄空间
梧桐雨所在的府河南岸将军路段,曾一度“伤痕累累”。由于远离居民区,早年间,其一度成为武汉市最大的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地,每年要消纳近2100万方建筑垃圾。加之沿河堤坝的“天然阻隔”,南北两侧最大高差约8米,存在初期雨水污染及排水不畅等问题。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确定了在原有地形上因势造景,利用海绵措施提升区域雨洪调节能力。”项目设计单位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义文介绍,根据前期地表径流的实测数据,其对原有地形进行“柔性”整理,形成南低北高的台地型视觉景观。
沿堤顶路一路向前,一座波浪起伏的赛道由堤顶延伸至树林中,碎石路面软硬适宜,由坡面至坡底,景石堆叠,竹林、果树、美人蕉、鸢尾等肆意生长。
针对场内原有的低洼区,项目团队进行了创意“微雕”。许义文介绍,该区域原是一处9米深的大坑,受地表径流和降雨影响,夏季易出现内涝。施工中,其将该处打造为下凹式绿地,坡面及坡底种植草本植物自然涵养水分,超标雨水经底部雨水收集口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碎石赛道下10厘米处,敷设绿色植草格,满足骑行需要同时,又兼顾雨水搜集调蓄的生态功能。成为占地1.6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XC自行车极限越野区。
与此同时,针对梧桐雨内部水系闭塞问题,片区新建将军路泵站,实现府河、黄塘湖水系联通,东西湖府河沿线外排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有效改善三环内姑嫂树立交周边、王家墩商务区等区域内涝情况。
2
造山引溪 实现径流的拦蓄滞渗
水系盘活了,如何实现水源的“持续循环”,成为项目建设的重难点。
在梧桐雨,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通过水中绿岛、叠级绿化、场内微循环,对可用于景观设施和绿化补水的径流进行层层拦蓄滞渗,提升雨水缓释、下渗功能。
针对区域高架桥及南侧水系近1.29万立方米劣质水体,其通过修复垃圾防渗层;在近湖驳岸依次种植耐水湿草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构建生态护岸;在河底进行清淤,并采用微生物修复,实现水生态稳定。
梧桐雨最高点杜鹃溪谷,是结合府河沿岸原有地形高差,由场内渣土“二次利用”堆积的小山。
据介绍,该处抽取附近中心沟内的中水,从高处流下,形成叠石瀑布的景观。一座座水池,加上周边层次变化丰富的植被、花卉,形成一个个小微湿地,成为梧桐雨的天然蓄水池,向7大区域的周边植被供水。数据显示,中水回用可覆盖片区内214公顷绿化灌溉和水体补给,年节水64.5万立方米,年节约成本187万元。
与此同时,降落在场地和屋面的雨水,则利用绿色屋顶、下沉绿地等设施净化消纳。经处理后的雨水一部分下渗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地表无法下渗吸纳的排入雨水管进而排入周边现有水塘,进行间接利用;无法消纳的雨水则利用快排管网进入市政管网。
3
巧用药渣
提升园区景观品质
沿台阶逐级而上,记者来到梧桐雨东广场。可见梧桐林立,十余组长约2米的“透水石笼墙”错落点缀,石笼下方种植花草,丝毫不见曾经渣土遍地的“伤痕”。
“这里曾承载着汉口片区近10年的‘建设史’,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要通过植树造林恢复生态,首先须改良土壤。”许义文解释,借助东西湖中药生产厂多的优势,项目团队在原有土壤面层50厘米至1米空间填充中药渣“治病”,改良土壤基质,恢复生态基底。
与此同时,种植多品种树木2.7万余棵,塑造“八川七谷”场地地形。
目前,梧桐雨片区种有梧桐、香樟、乌桕等3万多棵树,8.1公顷花海以及3公顷滨水植物,这些绿植织就了梧桐雨“绿肺”,每天可释放氧气超18吨。
在梧桐雨,随处可见海绵设施与人的互动。全园植物分为净化调蓄、湿地观赏、疏林草地、季相景观林、疏果采摘、生态密林区6区。例如,公园广场及活动场地约16.8万平方米海绵透水铺装,脚感舒适,实现小雨不湿鞋;田园牧歌段有多座高压杆塔,对此,项目对杆塔周边地形进行30度以内的放坡处理,修筑排水设施,种植水生、湿生植物,形成小湿地。
如今,梧桐雨已实现年存储碳量1200万吨,吸引2万候鸟栖居,真正实现了从城市的“背面”,转向绿色发展的“新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