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卢成汉 通讯员尹传琦)5个多月时间,居民投诉武汉市武昌红岭三期还建楼工地噪声扰民高达110起,武昌城管下达20多张责令整改通知书,但仍未止住噪声扰民问题。7月12日,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约谈该工地建设与施工方,“不整改就依法进行处罚。”
据了解,武昌红岭三期还建楼项目位于中北路以西,东湖路以南,处于土方外运及地下室施工阶段。一项投诉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至7月11日,该工地投诉量达到110起。武昌城管执法队员接到投诉后,均赶到现场进行执法,先后下达20多张整改通知书,其中一次,依法处罚了1万元。7月6日,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立案调查该工地。
一边下整改通知书,一边仍然噪声不断。7月12日,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副总队长魏慧冬约谈该工地建设与施工方时,该工地建设方认为,系“抢抓工期及土方外运”等原因,而施工方认为是因施工工艺需求的原因,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两方均称“不可避免产生噪声。”
魏慧冬现场宣讲新版《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严肃指出,工地施工方即使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但这并不是噪声扰民的免责“金牌”,如果噪声超标,仍将受到处罚,“受到噪声影响的单位与个人,有权要求侵权的工地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极目新闻记者在《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中看到,国家鼓励排放噪声的单位、个人和公共场所管理者与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友好协商,通过调整生产时间、施工作业时间,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措施,支付补偿金、异地安置等方式,妥善解决噪声纠纷。
针对该工地噪声源,魏慧冬提出了改进施工工艺与建立“党员降噪工作室”,做好与居民沟通等降噪措施和建议。
红岭三期工地建设方与施工方当场表态称,将采取关闭旋挖钻机警报声、用麻袋铺垫钢板、渣土车限速限鸣笛等办法,合理优化作业时间以及与城管、社区、居民建立四方沟通联络机制,将噪声降下来。